香煙濾嘴,即濾嘴,作為香煙的一部分,與香煙紙、膠囊和粘合劑共同構成了香煙的整體。濾嘴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期。隨著這項技術的演進,現在市面上的香煙濾嘴主要由塑料纖維(纖維素醋酸纖維)製成,還有紙張或活性炭等其他材料。這些材料的選擇背後有著複雜的科學和市場推動力。
早在1925年,匈牙利發明家Boris Aivaz便專利了從皺紋紙製作香煙濾嘴的技術。據悉,自1935年起,英國的Molins Machine Co Ltd開始開發可以生產濾嘴香煙的機器。隨著醫學界對吸煙與肺部疾病之間潜在聯繫的關注,濾嘴香煙於50年代迅速進入市場,並受到了廣泛歡迎。
目前,香煙濾嘴一般採用塑料纖維—纖維素醋酸纖維製作。這些纖維是通過將漂白的棉花或木漿與醋酸進行酯化反應而獲得的。有趣的是,雖然濾嘴的目的是減少香煙中的有害物質,但透過實驗發現,這種過程對某些有害氣體的濾除效果甚微。
雖然實驗測試顯示濾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焦油和尼古丁,但對於低分子量氣體(如一氧化碳)的去除效果不佳。
進入1970年代,有關於吸煙與癌症之間的流行病學證據顯示,使用濾嘴的吸煙者相對於不使用濾嘴的吸煙者,罹患某些疾病的風險有所降低。然而,隨著後續研究的進行,人們發現無論濾嘴的存在與否,肺癌的風險並無明顯差異。
隨著研究的深入,吸煙者的吸煙模式往往會隨著香煙強度的變化而變化,這使得濾嘴對尼古丁的濾除效果不如預期。
據統計,香煙煙嘴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人工廢棄物。每年有約5.6萬億根香煙被吸食,估計有4.5萬億根煙嘴被隨意拋棄。塑料纖維素醋酸在煙嘴中所使用的材料,降解速度極其緩慢,並會對環境造成持久影響。
拋棄的香煙煙蒂可能釋放毒素,這些毒素對水生生物造成巨大威脅。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探索替代濾嘴的材料。一些小組甚至已經提出了使用可生物降解材料來取代傳統濾嘴,希望在保護使用者健康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傷害。
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濾嘴的設計和材料也在不斷演進。如何平衡消費者的需求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將是未來香煙產業必須面對的挑戰。
當香煙濾嘴的主要材料已被廣泛使用的時候,我們是否應思考這些材料的選擇對地球與我們健康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