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er戰車作為一種新型裝甲作戰車輛,由國際聯盟設計,致力於通過可安裝的任務模組來執行多種作戰任務。隨著Boxer計畫的發展,參與的國家政權隨之變動,這顯示了各國對於先進軍事裝備的不同需求和合作機會。
Boxer戰車的獨特設計使其能夠擁有可更換的任務模組,讓該車輛能夠根據不同的需求和作戰環境進行快速調整。
Boxer戰車由ARTEC GmbH(裝甲車輛技術)工業集團生產,該計畫由OCCAR(聯合武裝合作組織)負責管理。ARTEC GmbH總部位於慕尼黑,其母公司包括德國的Krauss-Maffei Wegmann與Rheinmetall Land Systeme GmbH,以及荷蘭的Rheinmetall Defence Nederland B.V.。這種新型車輛的設計讓其具有多種運用形態,除了加強防護之外,還考慮到了基於實際戰鬥環境的改造要求。
Boxer的客戶包括德國、荷蘭、立陶宛、澳洲、英國、烏克蘭以及卡塔爾,這反映出全球對於多用途戰車的需求正在上升。
Boxer的生產歷史較長,始於1993年,當時德國與法國共同進行設計,英國在1996年加入。隨著設計的進展,法國於1999年撤出,選擇開發自己的車輛VBCI,而荷蘭在2001年加入計畫並建造了新的原型機。2006年德國國會批准了272輛Boxer的採購,計畫用以替換部分舊有車輛。
在2010年代,德國與立陶宛再度增訂Boxer,顯示出到時期這款車輛跳脫了最初的設計框架,逐漸適應不同的戰鬥需求。立陶宛將Boxer命名為“Vilkas”以符合其軍事文化,而德國則面臨升級舊車輛的持續需求。特別是在阿富汗的任務中,Boxer的改進主要聚焦於防護以及提升作戰效率。
在Boxer的選型過程中,保護性能被置於首位,顯示出現代戰爭中生存能力的重要性。
澳洲則在2016年選擇了Boxer作為其Land 400 Phase 2項目的優先方案。首次批量生產於2020年開始,並計畫持續到2026年完成交付,讓Boxer在輔助現有的ASLAV進行現代化升級。類似的情況發生在英國,該國於2018年回到Boxer計畫之中,並計劃進一步擴大其訂單規模。
每一種Boxer變型都旨在滿足特定的應用需求,無論是指揮車、醫療車、還是維修車,這突顯出其靈活性和多樣化的應用。值得注意的是,澳洲本地的生產將帶來超過1450個工作機會,顯示出了軍事裝備採購所帶來的經濟利益。
Boxer戰車的技術演進展示了國際合作在防衛工業中的重要地位,並強調了現代戰爭對於靈活應變與高效能系統的需求。
展望未來,Boxer的發展仍然充滿潛力;考慮到當前全球安全形勢的變化,各國的軍事需求也將推動此類裝甲戰鬥車的進一步研發。在全球范圍内這些新型車輛如何繼續適應快速變化的戰鬥環境,並為友盟國提供最優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