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深處,有著一種鮮為人知的微小生物,卻能在合適的條件下,驚人地快速繁殖,形成壯觀的水華,這就是Phaeocystis。這種微藻屬於Prymnesiophyte類,廣泛分布於全球海域,尤其是在極地海洋,更以其特有的聚集行為及生態影響而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
Phaeocystis的生活週期具有多態性,可以以自由細胞或大型群體的形式存在。這種生物的群體由成百上千的細胞組成,包裹在多糖基質中,細胞在特定條件下可迅速增長。
「Phaeocystis的生長能力使其成為海洋碳循環的重要貢獻者,並對全球的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
Phaeocystis的自由生活型態在世界各地的各種海洋棲息地中都有分布,包括近海、開放海域、極地以及海冰中。根據當前的研究,這個屬下有七種已知的物種,其中有三種(P. globosa, P. pouchetii和P. antarctica)與大量繁殖有關,並通常出現在富營養的地區。
雖然Phaeocystis的繁殖對於初級生產和海洋碳循環是有益的,但其在繁殖潮時可能對較高的食物鏈造成負面影響。例如,它們在水華減退時,會在海灘上形成氣味刺鼻的泡沫,這對漁業及沿海旅遊業造成影響。
「Phaeocystis的繁殖潮是一把雙刃劍,既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生產力,也可能對人類活動產生威脅。」
Phaeocystis在海洋生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特別是在硫循環上。這種微藻能產生三甲基硫基丙酸(DMSP),是二甲基硫(DMS)的前體。這種生物性DMS每年為大氣提供大量的硫,使其對雲形成和氣候調節的作用不可忽視。
「每年Phaeocystis產生的DMS相當於1.5×1013克的硫,這影響了全球的硫循環。」
在生態系中,Phaeocystis也與星針藻等其他生物存在共生關係。在不同的海域中,Phaeocystis品種作為主要的共生體,或許在生產力和生態穩定性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氣候變遷及人類活動的加劇,Phaeocystis的繁殖潮可能頻率上升,這對於海洋生態系統及人類的影響將愈加明顯。科學家們正致力於了解這些變遷背後的機制,並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生態後果。
Phaeocystis這一微小生物雖然不被人所熟知,但其對海洋與人類活動的影響卻不可小覷,您是否想過它在未來的海洋生態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