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鋼板到海洋巨獸:USS Gerald R. Ford的建造過程有哪些驚人故事?

USS Gerald R. Ford(CVN-78),作為美國海軍航母中的領艦,無疑是一座海洋中的科技奇蹟。這艘航母的建造過程充滿了挑戰、創新和意義,承載著一位美國總統的名號,且成為歷史上最大的軍艦。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艘巨型航母建造過程中那些令人讚嘆的故事。

命名的由來

USS Gerald R. Ford的命名過程同樣是一段獨特的故事。2006年,當時的維吉尼亞州參議員約翰·華納於國會提議將這艘新的航母命名為USS Gerald Ford,而這一提案在總統喬治·W·布希簽署的法案中得以確認,儘管這並不具備法律約束力。

在一次與福特家族會面時,當時的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告訴福特他將被這樣榮譽地紀念。

建造的艱辛歷程

2005年8月11日,建造工作正式展開。美國海軍與北羅普·格魯曼公司簽署了一份價值51億美元的合同,展開設計和建造航母的工程。受限於預算及其他挑戰,建造過程中多次延遲。

建造進度在2012年底達到90%時,引發了關於造船預算和技術問題的討論,所需施工的「超大舉升」仍需進行大量測試。

技術創新

USS Gerald R. Ford是第一艘引入電磁飛機起飛系統(EMALS)和先進的停機裝置(AAG)的航母,顯著提高了作戰效率與彈藥處理的能力。這些創新不僅提升了航母的作戰性能,更將艦上操縱人員的需求削減了25%。

美國海軍最高指揮官表示:「她確實是一項技術上的奇蹟。」

測試與服役

2017年5月31日,Geral Ford號正式交付給美國海軍,隨後不久便在海上進行一系列測試。隨著各項系統的進一步完善,這艘航母於2017年7月22日正式入役。儘管如此,它依然面臨著武器升降機和電磁起飛系統的操作性問題,這在隨後的2020年內部報告中仍有所提及。

首次部署與任務

2022年10月,USS Gerald R. Ford從海軍基地碰碰而出,展開了它的首次部署,並在大西洋執行任務。這次部署不僅包括與NATO盟友的共同演練,還前往了加拿大和英國的港口。

面臨的新挑戰

身為美國海軍中井然有序的力量,Gerald R. Ford在2023年再度赴地中海執行任務,展示其全球力量的投射能力。它不僅是力量的象徵,更是真正的海戰科技的結晶。然而,隨著外部威脅的變化,這艘艦隻面臨的新挑戰並不少。

在與意大利海軍的海軍演習中,這艘航母展現了其吸引力和能力。

經過漫長的建造與測試後,USS Gerald R. Ford終於在2024年回到了諾福克基地,其服役的成果值得期待。在過去的84576海里航行紀錄中,我們不禁要思考:這艘巨型航母的未來將會帶來何種影響,對全球海權的資源分配又會有什麼樣的改變呢?

Trending Knowledge

當科技遇上海軍:USS Gerald R. Ford的創新技術如何改變航母戰鬥?
USS Gerald R. Ford(CVN-78)是一艘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也是其級別的首艘船隻。這艘艦以美國第38任總統杰拉爾德·福特的名字命名,他在二戰期間曾於太平洋戰區服役。2005年8月11日,該艦的建造工作正式開始,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負責建造。從鋼材切割儀式的開始,到2009年11月的龍骨鋪設,這艘艦的誕生充滿了艱辛和挑戰。 <blockquote> “這艘艦是科技創新的
艦艇的奇蹟:為什麼USS Gerald R. Ford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
USS Gerald R. Ford (CVN-78) 是美國海軍的一艘航空母艦,也是她的艦級的首艦。這艘艦艇以美國第38任總統杰拉爾德·福特(Gerald Ford)的名字命名,福特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輕型航空母艦蒙特雷號參與太平洋戰鬥。她於2005年8月11日正式動工,並在2009年11月13日安放龍骨。2017年,她被正式編入美海軍作戰部隊。在2024年,Gerald R. Ford成為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