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1年以來,Ig Nobel獎一直是每年頒發的諷刺性獎項,用以慶祝十項不尋常或微不足道的科學研究成就。這個獎項旨在「榮耀那些首先讓人們發笑,然後讓他們思考的成就。」並且這個名詞既諷刺了諾貝爾獎,也暗含了“可恥”的意思。Ig Nobel獎由科學幽默雜誌《無稽研究年刊》主辦,獲獎者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典禮上接受獎項,並發表公開講座。雖然這個獎項的獎金僅是一張面值100萬億津巴布韋元的鈔票(約0.40美元),但因其作為收藏品而更具價值。
「Ig Nobel獎表彰那些不尋常的且令人捧腹的研究成果。」
Ig Nobel獎由馬克·阿布拉罕斯創立,他是《無稽研究年刊》的編輯和共同創辦人,自獎項創立以來就一直擔任頒獎典禮的主持人。最初的獎項是針對「不應該被重複」的研究發現。每年獎勵十個獎項,涵蓋了諾貝爾獎的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文學、經濟學和和平等因素,也包括公眾健康、工程、生物學和跨學科研究等其他類別。雖然大多數得獎者的研究都有其真實性,但在1991年首屆獎中,有三個獎項頒發給虛構的科學家。
「這些獎項不僅是在嘲諷,還是引導人們思考的重要證據。」
Ig Nobel獎的頒獎典禮通常由諾貝爾獎獲得者頒發。典禮由麻省理工學院的講座大廳舉行,1994年搬遷到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並於2020至2023年間因新冠疫情在網路上舉行。典禮中有許多固定的玩笑,例如小女孩「甜心」會不斷高聲喊出「請停止:我很無聊」,以懲罰那些講太長的發言者。這場典禮的結尾通常以「如果你沒有獲獎,特別是如果你獲獎,那麼明年再來試試運氣!」作為結束語。
此外,該典禮的錄影會在美國的國家公共廣播電台播放,並在網路上進行直播,每年於美國感恩節後的星期五播出。照此機會,觀眾會高喊節目主持人伊拉·弗拉托的名字。自2003年起,Ig Nobel巡迴活動更成為英國國家科學週安插的一部分,並在澳大利亞、丹麥、義大利和荷蘭等地舉辦過。
「幽默與科學的結合,是引導人們熱愛科學的重要途徑。」
Ig Nobel獎的有趣之處在於,即使看似微不足道的研究,往往也能引發重要的突破。例如,2006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一種瘧原蟲蚊子對於德國匠造的林堡奶酪和人類腳臭有相同的吸引力。這一發現在非洲對抗瘧疾的工作中標誌著一個革命性的進展,使研究者能夠在重要地點放置以奶酪為誘餌的捕蚊器。
對於這些獎項的意義,許多評論者指出,儘管Ig Nobel獎崇尚微不足道的研究,但歷史證明,這些研究有时會引發具體的進展。安德烈·格里姆曾在2000年得到Ig Nobel物理獎,因為他的研究讓一隻青蛙由於磁場而懸浮。十年後,他則因對石墨烯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獎,成為唯一一位同時獲得兩種獎項的人。
在這些令人發笑的研究背後,我們是否能更好地理解科學探索的樂趣與重要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