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1年以來,Ig Nobel獎每年頒發一次,以慶祝那些奇特或看似無意義的科學研究成就。這個獎項的目的在於「榮耀那些首先讓人發笑,然後引人深思的成就」。這個獎項的名稱不僅對Nobel獎進行了諷刺,也暗含著「卑鄙」的意思。Ig Nobel獎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信的研究年鑑》(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所組織,獲獎者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行的典禮上由諾貝爾獎得主頒發獎項,並進行公開演講。此外,這個獎項的獎金不過是十兆津巴布韋元的單張鈔票(折合約0.40美元),不過由於其收藏價值,這張鈔票的價值可能更高。
Ig Nobel獎是由Marc Abrahams創辦的,他是《不可信的研究年鑑》的主編,也是《無法重現的結果期刊》的前總編輯。最初設立的獎項針對於那些「無法或不應該重現的發現」。每年有十個獎項被頒發於不同的領域,包括物理、化學、生理學/醫學、文學、經濟學和和平獎等諾貝爾獎項目,還有公共健康、工程學、生物學和跨學科研究等其他類別。
以有些幽默或意想不到的方面引人注意的科學文章,最常成為獲獎的對象。
這些獎項所認可的成就真實存在,除了首年頒發的三個獎項是虛構的科學家Josiah S. Carberry、Paul DeFanti和Thomas Kyle之外。有些獎項有時則以諷刺的方式批評,例如針對順勢療法的研究、發放給堪薩斯州和科羅拉多州教育部的「科學教育」獎,以及因索卡爾事件而頒發給社會文本的獎項。
獎項通常由諾貝爾獎得主頒發,最初在麻省理工學院的講堂舉行,1994年起移至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由於COVID-19疫情影響,2020年至2023年的典禮均以線上形式舉行,並於2024年重新回到麻省理工學院。
典禮中的許多趣味包括「Miss Sweetie Poo」,這個小女孩會在講者發言過長時以尖細的聲音不斷喊道:「請停止:我無聊!」
傳統上,典禮結尾時會說:「如果你沒有得獎——特別是如果你得了獎——祝你明年好運!」此外,會場中會進行紙飛機投擲的傳統,有好幾年來,Roy J. Glauber教授都是這些飛機的官方「清掃者」。有趣的是,在2005年的頒獎典禮上,Glauber教授不能參加,因為他正在前往斯德哥爾摩領取他真正的諾貝爾物理獎。
典禮的錄影被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轉播,並在每年美國感恩節後的星期五在《科學星期五》節目中播放。觀眾們會在節目主持人Ira Flatow說話時呼喊他的名字。至今已有兩本書出版,記錄了部分獲獎者的事蹟,包括《Ig Nobel Prize》和改名為《試圖克隆自己的男人》的《Ig Nobel Prize 2》。自2003年起,Ig Nobel獎也成為英國國家科學週的一部分,並已多次在澳大利亞、丹麥、意大利和荷蘭舉行巡演。
Ig Nobel獎的幽默面向有助於促進對科學的興趣並打破嚴肅的學術氛圍。
在《國家郵報》2009年9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雖然Ig Nobel獎以幽默的方式批評琐碎的研究,但歷史證明琐碎的研究有時會導致重要的突破。例如,2006年關於某種瘧疾蚊子(Anopheles gambiae)的研究顯示,其對林堡奶酪和人類腳味道的吸引力一樣,該研究因此獲得了Ig Nobel生物學獎。此成果導致人們將用這種奶酪作為誘餌設置捕捉器,以抗擊非洲的瘧疾流行。
Andre Geim在2000年因用磁力懸浮青蛙而獲得Ig Nobel物理獎,隨後在2010年又因對石墨烯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成為至2024年為止唯一同時獲得諾貝爾與Ig Nobel獎的個人。這些獎項所承載的幽默感與嚴肅的科學之間的關聯,讓我們思考:在現代科學的嚴謹世界中,是否仍然可以容許幽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