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顆粒白血球嗜中性細胞(neutrophils)在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這些細胞也成為一種名為人類顆粒性無形體病(HGA)的傳染病的攻擊目標。這種疾病由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
所引起,主要通過蜱蟲傳播給人類。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HGA的傳播途徑、症狀以及預防方法,讓我們對於這種疾病有更全面的理解。
HGA是由一種強制性細胞內細菌引起,這使得它一旦進入人體,便會迅速感染並影響白血球的功能。
HGA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Ixodes屬的蜱蟲,其中包括美國的Ixodes scapularis
和Ixodes pacificus
。這些蜱蟲不僅傳播HGA,還是萊姆病、巴貝斯病等其他蜱傳播疾病的攜帶者。這意味著在高風險地區,感染風險大大增加。此外,研究指出,在美國東部的主要哺乳動物宿主是白腳鼠(Peromyscus leucopus
),該鼠類是HGA的主要宿主。
HGA的症狀類似流感,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嚴重頭痛、肌肉疼痛、寒戰和發抖。某些患者可能還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等症狀。更嚴重的情況下,有人可能會經歷呼吸衰竭、腎衰竭或次級感染的併發症。值得注意的是,HGA的病徵有時並不明顯,進而使得早期診斷變得困難。
“HGA的臨床表現與許多其他蜱傳播的疾病難以區別,及早的正確診斷至關重要。”
現在還沒有針對HGA的疫苗,唯一的治療手段是抗生素,尤其是多西環素(Doxycycline)。若懷疑感染HGA,應立即接受治療,而無需等待實驗室結果,以提高病人康復的機會。倘若病情在晚期不及時治療,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甚至死亡。
目前,預防HGA的最佳方法是避免在蜱蟲棲息的環境中受到叮咬。這包括穿著長袖衣物、使用防蜱蟲噴霧和定期檢查身體以發現蜱蟲。此外,了解蜱蟲活躍的季節和地區,並保持警覺,也對於預防HGA至關重要。
根據報告,自1994年首次確認HGA病例以來,此疾病的病例數量有顯著上升。尤其在2009年至2010年期間,其病例數增幅高達52%。這與蜱蟲的分布範圍擴大和氣候變化等因素息息相關。在過去20年中,HGA在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的流行情況更為明顯。
HGA的首次爆發紀錄可追溯到1990年代早期,當時一名患者在威斯康辛州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未被及時確診而去世。隨後在同一地區出現多例類似症狀的病例,最終在1994年確認了此病是由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
引起的。
“HGA的故事提醒我們在面對傳染病時,提高警覺性和早期診斷的重要性。”
HGA的流行與蜱蟲的生態環境緊密相關,面對該疾病,我們需要加強對蜱蟲叮咬的預防、提高社會公眾的認識以及及時的醫療介入。隨著HGA案例的不斷增加,未來我們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將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