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茸茸的墨水帽(Coprinus comatus),又名律師帽或毛茸茸的鬃毛蘑菇,是一種常見的真菌,常見於草坪、碎石路及廢棄地帶。這種蘑菇的幼果體最初呈現白色圓柱狀,隨後其鐘形的帽子會展開。這些帽子是白色的,並且表面覆蓋著鱗片,這正是其常見名稱的由來。
「這種蘑菇在采摘後幾小時內就會變黑並自我溶解,這是其獨特的性質。」
在帽子的下方,鰓由白色變為粉紅色,隨後轉為黑色並迅速融化成充滿孢子的黑色液體,這也是該蘑菇名字中的「墨水帽」來源。這種蘑菇在年輕時是美味的食用蘑菇,只要在采摘後不久食用,因為它會因自我消化而迅速變質。如果需要長時間儲存,可以透過微波加熱、翻炒或煮至軟化的方式來延長保鮮期。將蘑菇放在冰水中,也可以延遲其變質的速度,讓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將其納入餐點。
毛茸茸的墨水帽首次由丹麥自然學家奧托·弗里德里希·穆勒於1780年描述為Agaricus comatus,之後在1797年由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佩爾松改名為現在的科學名稱。其特定名稱來自拉丁語中的「coma」,意指「毛」,因此comatus意指「毛茸茸的」或「鬃毛的」。這種蘑菇是Coprinus屬的典型物種。
「毛茸茸的墨水帽擁有獨特的形狀,幾乎呈圓柱狀,最初的帽子幾乎覆蓋掉整個莖。」
毛茸茸的墨水帽很容易辨識,帽子的上部呈圓柱狀,最初幾乎遮住整個莖。帽子的寬度介於4至8公分,高度則在6至20公分之間。帽子主要是白色,覆蓋著鬚狀的鱗片,在頂部顏色較淺的棕色。自由的鰓快速由白色變為粉紅色,然後變為黑色。這種蘑菇的根莖則顏色較白,厚度也較容易識別,通常在6至40公分高、1至2.5公分寬。其肉質是白色,口感清淡。
毛茸茸的墨水帽有時會與某些有毒的蘑菇類似,如烏鵲蘑菇。在美國,由於與毛茸茸的鬃毛蘑菇及其他可食用蘑菇的相似性,常見的'嘔吐者'蘑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引起了許多的中毒案例。此外,Coprinopsis atramentaria(普通墨水帽)也類似,但消費後可能會引起中毒,尤其是與酒精同吃時。
毛茸茸的墨水帽團體生長於意想不到的地方,例如城鎮綠地。它在歐洲和北美的草原及草地中廣泛分布,通常在6月至11月出現。該物種似乎被引入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冰島。在澳大利亞,這種蘑菇的普遍程度足以使其在1981年被印在郵票上。值得注意的是,毛茸茸的墨水帽是一種捕蟲真菌,能夠捕捉並消化幾種線蟲。
年輕的毛茸茸墨水帽在鰓開始變黑之前是極佳的食用蘑菇,但必須在采摘後儘快烹調,因為黑色部位很快會變得苦澀。它的味道清淡,烹調時會釋放出大量液體,可以與其他食材搭配,例如將其用於蘑菇湯或澆淋在意大利調味米飯上。在食用的過程中要小心,不要與可導致中毒的物種混淆。
「一旦食用,毛茸茸的墨水帽會帶來美妙的味覺體驗,但如何安全地享用這種神秘的蘑菇才是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