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史姆·維斯曼執導的喜劇電影《What's the Worst That Could Happen?》榮登大型銀幕,卻承受著觀眾和評論家的雙重冷遇。這部以馬丁·勞倫斯和丹尼·德維托為主角的電影,儘管星光熠熠,卻未能贏得票房及好評。
影片拿到的票房數字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8500萬美元的預算卻僅僅收回384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這樣的數字自然引來一陣不滿聲。
這部電影的故事圍繞著兩位主角,依靠著竊取與奢華生活卻又互相碰撞的命運展開。電影中的角色有些乏善可陳,例如馬丁·勞倫斯所飾演的竊賊凱文·卡菲(Kevin Caffery),與面臨破產的商人麥克斯·費爾班克斯(Max Fairbanks)之間的衝突,惟劇情的發展卻常讓人感到無聊,誤用的搞笑元素簡直讓觀眾乏味。
評論家如羅傑·伊伯特和莉莎·施瓦茲邦表示,角色的發展與故事情節間存在著巨大裂痕。
這部電影最初並不是針對當時的明星陣容,最早甚至考慮由海斯·萊傑和詹姆斯·甘多費尼來主演。拍攝也選擇了波士頓的比肯山區,當時的選擇也引發了一些有趣的趣聞。即使最初的製作計畫被推翻,最終的電影卻讓觀眾感受到了一種被浪費的潛力感。
雖然電影本身未能贏得讚譽,但其原聲帶卻獲得了一定的成功。收錄了多首嘻哈與R&B音樂的專輯,發布後在告示牌200排行榜上達到了第38名,算是在影迷心中留下了一些印象。作曲家馬克·夏曼甚至對這部電影的配樂工作表示十分失望,他坦承《What's the Worst That Could Happen?》是他接過的最糟糕的任務之一。
馬克·夏曼在接受採訪時驚訝於該片的失敗,認為這次失敗的工作伯仲之間。
在票房表現上,《What's the Worst That Could Happen?》的開幕週末僅拿下1300萬美元,位於票房榜第五位,與預期相差甚遠。根據評論網站的評分,該片在《爛番茄》上僅獲得10%的好評,而在《Metacritic》上得分也僅有37分,標誌著一個明顯的失利。
有的評論者直言,這部電影最壞的事情不是票房失利,而是讓觀眾期待中的笑聲完全變成沉默。
儘管《What's the Worst That Could Happen?》承受著評價不佳的壓力,但有許多隱藏的趣聞與幕後故事不斷浮現。在這部作品中,是否能找到比它所表現出來的更多價值與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