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聚焦超聲(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是一種無侵入性的治療技術,它利用非電離的超聲波來加熱或消融組織。這種技術可以用於促進血流或淋巴流,或透過熱和機械機制來摧毀腫瘤等組織。隨著超聲波發生器的普及和相對低廉的成本,HIFU被認為是一種成本效益高的非侵入性治療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傳統的手術治療。HIFU的技術並不完全與超聲影像一致,通常會使用較低頻率和連續波,以達到所需的熱劑量。透過使用聲學透鏡,可以在目標組織上實現必要的強度,而不損傷周圍組織。
HIFU的理想情境就如同用放大鏡聚焦陽光,只有焦點的溫度極高,其他地方則無影響。
HIFU通常與醫學超聲或MRI等其他影像技術結合使用,以幫助治療的引導和監測。這種結合技術,使醫療工作者能夠在實施治療的同時觀察患者的即時反應,以確保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早在1940年代,HIFU便開始應用於治療帕金森病。雖然當時的效果不佳,但隨著技術的進步,HIFU在對病理組織進行損傷方面展現了潛力。目前,已有許多國家批准HIFU系統的臨床應用,用於治療必需顫抖、神經病理性疼痛及帕金森顫抖等病症。
2016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Insightec的Exablate系統用於治療必需顫抖,顯示出此技術的潛在價值。
HIFU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包括癌症治療(如前列腺癌和肝癌)、神經疾病等。對於前列腺癌,HIFU可能有效地延長低風險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此外,有研究表明,在治療轉移性肝癌時,HIFU可引發遠端的免疫反應。
然而,對於良性前列腺增生的HIFU治療,研究結果卻不盡人意,這表明該技術在不同疾病背景下的有效性仍有待深入探討。
HIFU的工作原理基於將超聲波精確聚焦於病變組織,以局部傳遞高能量。HIFU治療能夠提高目標組織內的溫度,使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最終達到治療目的。在此過程中,治療者會依賴MRI等影像指引來確保治療的準確性與有效性。
HIFU的溫度範圍通常在65至85°C之間,這樣的高溫會摧毀病變組織。通過多次的超聲波能量施打,治療場域可以實現熱消融,形成健康組織和壞死組織的明確界限。
高強度聚焦超聲還涉及到機械作用,特別是當超聲強度足夠高時,可能出現空化現象,即微氣泡在超聲場中形成並相互作用。這些微氣泡在內部能夠達到極高的溫度,並對周圍組織造成機械損傷。
聚焦超聲的理論也描述了如何通過透鏡或相控陣列來聚焦超聲波,以產生精確的治療效果。
HIFU治療過程中,影像指導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影像檢查不僅用於術前的目標定位,還可在治療過程中實現實時監控,提供必要的反饋,以確保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MRI和醫學超聲皆可作為指導的手段,前者提供的軟組織對比度高,後者則在成本和速度上更具優勢。
儘管HIFU技術的潛力巨大,但在臨床應用中還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成本、時間和設備的可及性等問題。如何進一步改善影像引導的精確性,以及加強臨床效果的可預測性,將是未來的研究方向。
隨著科技的進步,HIFU將可能成為越來越多疾病的治療選擇,然而,這能否改變現有的臨床治療模式,挑戰傳統醫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