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You Want Me" 由英國合成流行樂團人類聯盟(Human League)演唱,於1981年11月27日發行,作為他們第三張專輯《Dare》的第四支單曲。這首歌不僅是該樂隊最著名且商業上最成功的作品,還成為1981年英國銷量最高的單曲,並在當年的聖誕節奪得冠軍,自發布以來已售出超過156萬份,使其跻身英國單曲排行榜歷史上第23名的位置。此外,這首歌還在1982年登上美國《告示牌》百強榜的冠軍,令人矚目的是,它在那裡停留了三周。這些令人驚訝的成就使它成為英國樂壇的經典之一。
這首歌的歌詞靈感來源於樂隊主唱Philip Oakey在一本少女雜誌中看到的一則照片故事。最初,這首歌作為男性獨唱構思製作,但Oakey受到1976年電影《明星誕生》的啟發,決定將其改編為男女性對唱。當時兩位青年女性演唱者中的一位,Susan Ann Sulley被挑選參與。Sulley透露自己能夠參加這首歌的錄製純粹是出於「運氣」。
「這首歌的最初版本音效更為尖銳,但後來經過混音製作後,變得更加柔和。」
最初版本錄製完成後,製作人Martin Rushent對其不滿意,聯合Jo Callis重新混音,最終呈現出Oakey所稱之為「流行音樂」的新聲音。儘管Oakey對這個版本感到失望,認為這是一首次要作品,但樂隊依然決定推出這張單曲,這引發了樂隊內部的一些衝突。
1981年,隨著MTV的推出,音樂錄影帶逐漸成為重要的推廣工具。Virgin唱片公司隨即為這首歌製作了一支宣傳視頻。視頻的主題圍繞拍攝一部謀殺謎團片,並展示了樂隊成員作為角色出現的情節。導演Steve Barron受到1973年法國電影《白日夢》的啟發,想要拍攝一部「電影中的電影」。
「這部視頻是對《法國中尉的女人》的改編,講述了一個成功女演員與導演之間的矛盾。」
單曲於1981年推出,不僅在英國單曲排行榜中迅速竄升,還在聖誕期間連續五周保持在第一位。這首歌的商業成功使其成為1981年英國最暢銷的單曲,始終位居1970年代及1980年代的頂尖行列。其後不久,該曲在美國也憑藉強勁的流行風格迅速獲得成功,且在告示牌熱曲榜上保持三周第一。進一步證明其流行的數據包括美國錄音產業協會對其銷量的金碟認證,象徵著它的影響力。
這首歌不僅有著令人上癮的旋律,對於歌詞的主題也引發了一些討論。根據Oakey的說法,這首歌的主題其實不是單純的戀愛,更是涉及性權力政治的複雜情感。「這是一首充滿挑戰性的歌曲,而不是一首簡單的愛情歌曲。」他指出,這種誤解使得外界對這首歌的認知存在誤差。
「在許多人眼中,這首歌是那個時代的經典。」
雖然當音樂界面臨著快速變化時期,"Don't You Want Me" 依然屹立不搖,持續影響著後來的音樂人。它不僅僅是一首流行歌,更是展示了合成器流行音樂的魅力,並影響了後續無數曲風的演變。多年來,這首歌經過了無數次封面翻唱和風格變換,不論是Mandy Smith、The Farm,還是瑞典舞曲組合Alcazar的重新演繹,都證明了這首歌的永恆魅力。這不禁讓人思考,在流行文化不斷演進的今天,我們還能以什麼方式紀念這些經典之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