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nthamoeba是一種常見於土壤、淡水及其他生境的變形蟲,其具有兩個主要的生活階段:一個是具有代謝活性的滋養體階段,另一個則是耐逆境的休眠囊泡階段。雖然這些阿米巴通常是自由生活的食菌者,但它們也可作為機會病原體,引發嚴重且有時致命的感染,特別是在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群中。
疾病的發生並非偶然,Acanthamoeba的生物學特性使其能在人體內惡化。
Acanthamoeba spp.是環境中最常見的原生動物之一,分佈範圍包括土壤、空氣、污水、海水、氯化泳池、家庭自來水、瓶裝水等多種環境中。此外,這些變形蟲也被發現在人類的皮膚、鼻腔、喉嚨及腸道,也可以感染植物和其它哺乳動物。
Acanthamoeba引起的主要疾病包括角膜炎和顆粒性阿米巴腦炎(GAE)。後者通常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中出現。GAE是當阿米巴通過皮膚的傷口進入人體後,透過血液擴散至大腦所造成的嚴重感染。
當宿主的免疫反應與阿米巴分泌的蛋白酶結合時,將導致大腦的嚴重腫脹,可能使得感染者死亡的率高達95%。
GAE影響了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包括頭痛、癲癇及心理狀態變化。這些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愈加嚴重,最終導致患者多數死亡。該病的感染通常與免疫缺陷、糖尿病、惡性腫瘤、營養不良、全身性紅斑狼瘡及酗酒的情況有關。
Acanthamoeba可以穿過血腦屏障的具體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但隨著其侵入結締組織並誘導促炎反應,將導致神經元損傷,也可能致命。
研究顯示,AIDS及其他相關免疫缺陷患者的腦內純顆粒性病變少見,因為他們的CD+T細胞數量不足,無法對Acanthamoeba的感染作出適當反應。
由於這種寄生蟲的少見和知識匱乏,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診斷或治療方法。現有的治療選項如兩性霉素B、利福平、聯合磺胺甲噁唑等,成效有限。然而,2013年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一些FDA批准的藥物在體外測試中具有超過90%的殺菌率,這為未來的人體試驗提供了可能的希望。
當Acanthamoeba存在於眼部時,將引起角膜炎,可能導致角膜潰瘍或失明,這種情況最常見於不正確消毒隱形眼鏡的人群。
多用途隱形眼鏡溶液對於Acanthamoeba的效果不佳,因此建議使用過氧化氫為基礎的溶液進行消毒。
Acanthamoeba在多種土壤生態系統中可被發現,過去的研究顯示它對細菌、真菌及其他原生動物具有掠食行為,且在有機物的分解上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隨着對Acanthamoeba的研究深入,科學家發現它在細胞生物學及環境生物學等領域的潛在應用價值。
耐逆境的有機物、環境中的細菌儲存庫,以及作為病原體的宿主特性,使得Acanthamoeba成為了科學研究中的模型生物。面對這些機制及影響,我們不禁要思考,未來我們對於這種微小生物的認知是否能更進一步,以預防其帶來的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