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個機構的數據中,CPI是如何選取來源的?

每年發布的腐敗感知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CPI)為全球各國提供了公部門腐敗程度的評估。這項指數自1995年由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發布以來,已成為國際社會了解國家腐敗的重要標準。然而,在這項指數中,數據來源的選取是評估質量和可靠性的重要一環。

腐敗被定義為「濫用受托權力以謀取私利」。

根據最新的2023年CPI報告,該指數涵蓋180個國家,以量表0至100進行評分,數字越高代表腐敗程度越低。丹麥、芬蘭和新加坡等國在過去四年持續上榜最不腐敗國家,而索馬利亞則是最腐敗的國家之一,指數僅11。

數據來源的選取方法

CPI的數據來源主要功能在於捕捉專家和商業領袖對公共部門各種腐敗行為的評估,包括賄賂、濫用公共資金及公職濫用等行為。自2012年以來,CPI的數據選取納入了來自12個機構的13份不同調查和評估報告。這些機構包括:

  • 非洲開發銀行
  • 貝爾特斯曼基金會
  • 經濟學人情報單位
  • 自由之家
  • 全球洞察
  • 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 政治與經濟風險諮詢
  • PRS集團
  • 世界銀行
  • 世界經濟論壇
  • 世界正義項目

這些機構的選取不僅考量其聲譽,更重要的是確保每個國家的評估至少來自三個獨立來源以確保數據的信效度。

數據重標準化的過程

在數據的聚合過程中,首先需要將所有數據點標準化,並轉換成0到100的尺度。這確保能將不同的評估標準整合到CPI的計算中。通過使用統計軟體中的“插補”(impute)命令,可以有效處理數據中的缺失值。最終,每個國家的CPI指數是其所有可用的重標準化分數的簡單平均,這個過程的關鍵在於保持數據的可比性。

只有在至少三個數據來源可供參考的情況下,才能計算出該國的CPI指數。

不確定性度量的報告

CPI分數還伴隨著標準誤差和置信區間的報告,這反映了所用數據來源中存在的變異性。這樣的做法不僅能提高指數的透明度,也使政策制定者能夠更準確地判斷每個國家的腐敗狀況。

CPI的有效性與限制

雖然CPI在全球被廣泛使用,但其本身也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它並不區分個別腐敗類型,且人們的感知與實際腐敗水平不一定一致。因此,CPI應與其他評估一起使用,才能獲得更全面的腐敗畫像。

使用CPI進行長期趨勢分析時需注意其數據的穩定性,因為人們的認知往往變化緩慢。

總結

在未來,隨著全球對腐敗問題重視程度的提高,如何改進CPI的計算與數據來源的選取將成為重要議題。透明國際和其他機構是否能採取更全面的方法來捕捉各國腐敗的實際水平,值得我們深思?

Trending Knowledge

哪些國家在2023年的腐敗感知指數中脫穎而出,成為最潔淨的國家?
隨著世界各地對腐敗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透明國際組織於2024年1月發布的2023年腐敗感知指數(CPI)引起了廣泛關注。本指數將180個國家按其公共部門腐敗的感知程度進行排名,得分由100(非常潔淨)到0(高度腐敗)不等。根據最新發布的數據,丹麥、芬蘭、新西蘭、挪威、新加坡和瑞典脫穎而出,成為全球最潔淨的國家。 <blockquote> 根據2023年
為何丹麥和新西蘭被視為全球最低腐敗的國度?
根據透明國際組織每年發布的《腐敗感知指數》(CPI),丹麥和新西蘭始終名列最少腐敗國家榜首。最新的2023年CPI報告顯示這兩國分別以88和87的得分高居前列,充分顯示出其政府透明度和良好的治理結構。 <blockquote> “腐敗被定義為濫用受託權力以謀取私利,這在丹麥和新西蘭的公共管理中得到明顯遏制。” </blockquote> 這兩個國
揭開腐敗面紗:CPI究竟如何評估各國的腐敗程度?
在當今全球化的社會中,腐敗問題成為各國政府與民眾經常討論的焦點。其中,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腐敗感知指數,簡稱CPI)自1995年以來一直是用以評估各國公共部門腐敗程度的重要指標。該指數由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每年發布,並被廣泛用於研究腐敗的影響與防治措施。 <blockquote>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