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治療旅程:甲狀腺手術後,為何需要放射性碘?

在現今醫療界中,甲狀腺癌的治療過程常常讓病患感到驚訝,特別是針對濾泡型甲狀腺癌的治療,更是引人注意。這種癌症約占所有甲狀腺癌的15%且多見於50歲以上女性,如何進行及隨後的放射性碘治療是許多患者所關心的焦點。

濾泡型甲狀腺癌的特徵

濾泡型甲狀腺癌的細胞主要負責產生和分泌甲狀腺激素,而對於這類癌症,

確定其腫瘤標記物,可以協助判斷病情發展。

研究顯示,濾泡型甲狀腺癌約有一半的病例存在Ras家族的突變,尤其是HRAS、NRAS和KRAS的突變。此外,一些病例也可能出現PAX8-PPARγ1的基因融合,這為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診斷挑戰

由於濾泡腫瘤在細針抽取細胞學檢查中與其他病變相似,因此很難準確診斷。

在細針抽取檢查未能確診的情況下,通常需要進一步進行甲狀腺葉切除來獲取組織學診斷。

這樣可避免不必要的全甲狀腺切除。

治療選擇

對於濾泡型甲狀腺癌,以手術為主的治療方法通常包括初步的半側甲狀腺切除術,隨後進行放射性碘治療。當確診為癌症時,通常會進行完全的甲狀腺切除術,之後再進行放射性碘消融。

術後必須遵循低碘飲食兩週,以提高放射性碘的吸收效果。

在放射性碘治療中,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劑量,而這也影響著治療的成效。

復發的檢測

根據一些研究發現,

結合甲狀腺球蛋白(Tg)測試及頸部超聲檢查,對於再發檢測的有效性高於全身掃描。

當需要使用全身掃描時,常需暫停甲狀腺素藥物或注射重組人類促甲狀腺激素(TSH),過程中亦需遵循低碘飲食。這些檢查有助於確定癌症的復發情況。

預後與生存率

濾泡型甲狀腺癌的5年生存率高達91%,而10年生存率為85%。分期別影響著生存的概率,

第一級和第二級的5年生存率為100%,第三級為71%,而第四級則降至50%。

這強調了早期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性。

未來的發展方向

隨著治療方法的進步,濾泡型甲狀腺癌的治療策略也在不斷演變。新型藥物的研發及治療方案的優化正在進行,而這些都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總而言之,放射性碘在甲狀腺癌治療中的角色無疑是關鍵的,因為它在確定病情穩定性和防止再發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中,如何選擇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以達到最佳效果,或許仍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Trending Knowledge

甲狀腺癌的隱秘挑戰:如何透過基因突變揭開濾泡癌的面紗?
在所有甲狀腺癌中,濾泡癌佔約15%,最常見於50歲以上的女性。這種癌症的生物標記物之一是甲狀腺球蛋白(Tg),可用於確定分化良好的濾泡甲狀腺癌的存在。甲狀腺的濾泡細胞負責產生和分泌甲狀腺激素,然而,這類癌症的診斷及治療挑戰重重,使得研究其病因及基因變異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 病因與相關突變 <blockquote> 約一半的濾泡甲狀腺癌具有Ras亞家族的突變,尤其是
濾泡甲狀腺癌的預後秘密:為何5年生存率高達91%?
濾泡甲狀腺癌是甲狀腺癌的一種類型,約佔所有甲狀腺癌的15%,主要出現在50歲以上的女性。這種癌症的預後特別良好,其五年生存率高達91%,這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研究。 <blockquote> 「濾泡甲狀腺癌的獨特性在於其病理和生物標記的頗為明確,使得這類疾病的早期診斷成為可能。」 </blockquote> 濾泡甲狀腺癌的病因 濾泡甲狀腺癌與幾種突
探究濾泡癌的診斷之謎:為何細針抽取檢查如此棘手?
濾泡甲狀腺癌約佔甲狀腺癌的15%,主要發生在50歲以上的女性身上。這種癌症通常在早期並不容易被診斷,因為其生物學特性及微小的早期變化極難被察覺。 <blockquote> 濾泡細胞是負責產生和分泌甲狀腺激素的重要細胞。 </blockquote> 病因與相關突變 濾泡甲狀腺癌的形成與多種突變有關,其中大約一半的患者擁有RAS亞家族的腫瘤基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