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泡甲狀腺癌的預後秘密:為何5年生存率高達91%?

濾泡甲狀腺癌是甲狀腺癌的一種類型,約佔所有甲狀腺癌的15%,主要出現在50歲以上的女性。這種癌症的預後特別良好,其五年生存率高達91%,這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研究。

「濾泡甲狀腺癌的獨特性在於其病理和生物標記的頗為明確,使得這類疾病的早期診斷成為可能。」

濾泡甲狀腺癌的病因

濾泡甲狀腺癌與幾種突變有關,尤其是在Ras亞家族的癌基因中,如HRAS、NRAS和KRAS。這些突變在約一半的濾泡甲狀腺癌病例中被發現。此外,還有MINPP1的突變和PTEN基因的生殖系突變,這些都是Cowden綜合症的特徵之一,該病是濾泡甲狀腺癌的伴隨症狀。

「PAX8-PPARγ1融合基因是濾泡甲狀腺癌中一種特殊的致病機制,約存在於三分之一的病例中。」

赫斯爾細胞變異型

赫斯爾細胞甲狀腺癌通常被視為濾泡細胞癌的一種變異型,這種癌症比一般濾泡腺癌更容易出現雙側和多發性,且更容易轉移至淋巴結。

診斷挑戰

在細針穿刺細胞學(FNAC)中正確診斷濾泡腫瘤是一個挑戰,因為它與其他類似病變有很多共同的細胞學特徵。實際上,無法僅根據細胞學確定濾泡腺瘤和濾泡癌的區別。如果診斷出濾泡性腫瘤,通常需要進行甲狀腺葉切除術來確定組織學診斷。

治療方法

這種癌症的主要治療方式通常是手術,隨後會進行放射性碘治療。若在細胞學檢測中發現濾泡細胞,則會進行半甲狀腺切除,以區別濾泡腺瘤和濾泡癌。

「無論是浸潤型疾病還是非浸潤型疾病,手術都是基本且必需的治療方式。」

回歸病的發現

一些研究顯示,結合甲狀腺球蛋白(Tg)檢測和頸部超聲波檢查對於發現疾病復發的效果優於傳統的全身掃描(WBS)。不過,當前的規範(在美國)建議在依賴Tg檢測和頸部超聲波前,仍需進行少量的全身掃描。

預後狀況

濾泡甲狀腺癌的總體五年生存率為91%,十年生存率為85%。根據不同的癌症分期,第一和第二期的五年生存率為100%,第三期為71%,而第四期則僅為50%。這些數據顯示了早期診斷和治療對疾病預後的重要性。

「比較其他類似的甲狀腺癌變異型,濾泡癌對骨骼的轉移尤為常見,而目前的研究顯示其骨轉移率高達34%。」

在了解濾泡甲狀腺癌的最新研究成果後,我們不禁要思考,為什麼這種癌症的預後如此良好,背後是否還藏有未被發現的秘密呢?

Trending Knowledge

甲狀腺癌的隱秘挑戰:如何透過基因突變揭開濾泡癌的面紗?
在所有甲狀腺癌中,濾泡癌佔約15%,最常見於50歲以上的女性。這種癌症的生物標記物之一是甲狀腺球蛋白(Tg),可用於確定分化良好的濾泡甲狀腺癌的存在。甲狀腺的濾泡細胞負責產生和分泌甲狀腺激素,然而,這類癌症的診斷及治療挑戰重重,使得研究其病因及基因變異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 病因與相關突變 <blockquote> 約一半的濾泡甲狀腺癌具有Ras亞家族的突變,尤其是
不可思議的治療旅程:甲狀腺手術後,為何需要放射性碘?
在現今醫療界中,甲狀腺癌的治療過程常常讓病患感到驚訝,特別是針對濾泡型甲狀腺癌的治療,更是引人注意。這種癌症約占所有甲狀腺癌的15%且多見於50歲以上女性,如何進行及隨後的放射性碘治療是許多患者所關心的焦點。 濾泡型甲狀腺癌的特徵 濾泡型甲狀腺癌的細胞主要負責產生和分泌甲狀腺激素,而對於這類癌症,<blockquote>確定其腫瘤標記物,可以協助判斷病情發展。</bloc
探究濾泡癌的診斷之謎:為何細針抽取檢查如此棘手?
濾泡甲狀腺癌約佔甲狀腺癌的15%,主要發生在50歲以上的女性身上。這種癌症通常在早期並不容易被診斷,因為其生物學特性及微小的早期變化極難被察覺。 <blockquote> 濾泡細胞是負責產生和分泌甲狀腺激素的重要細胞。 </blockquote> 病因與相關突變 濾泡甲狀腺癌的形成與多種突變有關,其中大約一半的患者擁有RAS亞家族的腫瘤基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