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危機懷孕中心(CPC)被視為一種爭議性的組織,這些組織由反墮胎團體設立,目的是要說服懷孕女性不要選擇墮胎。根據最新數據,估計美國有2500到4000家CPC,這些機構的服務範圍包含懷孕測試、超聲波檢查等,卻經常被指控散播有關墮胎的錯誤健康信息,對女性的認知造成誤導。
許多CPC常因為其提供的醫療信息不正確而遭受批評,包括關於墮胎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風險等。
與之相比,2020年美國的墮胎診所僅有807家,這顯示出CPC的數量嚴重超過合法的墮胎服務機構。這些中心通常由基督教團體經營,並且在運作上與Care Net、Heartbeat International和Birthright International等非營利組織相關聯。
CPC的歷史可追溯到1967年,當時基督教木匠羅伯特·皮爾遜在夏威夷創立了第一家CPC。他堅信,任何尋求墮胎的女性都無權獲得能幫助她們終止懷孕的相關信息。隨著時間推移,尤其是在1973年《羅伊訴韋德案》通過後,CPC的興起引發了更廣泛的反墮胎運動。
根據報告,CPC的部分活動包括提供免費的懷孕測試、產前護理和性病篩檢等,企圖說服女性不選擇墮胎。
CPC的運作方式常常受到批評,許多支持墮胎權利的人士認為,這些中心提供的信息通常有誤,並使用恐嚇和情感操控的手段。CPC廣告的設計往往針對年輕女性、有色人種及經濟較弱的群體,並且經常在學校附近或交通樞紐進行宣傳。
例如,Care Net的「城市倡議」特別針對黑人和拉丁裔女性,企圖降低社區內的墮胎率。
在這些中心中,許多女性在經歷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後,他們可能會被告知墮胎會增加未來懷孕的風險,或者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聲稱都是基於未經證實的假設,且缺乏科學依據。
CPC的另一大問題是它們經常向懷孕女性散播錯誤的醫療資訊。他們名義上提供的醫學支持大多是建立在過時的研究或無任何根據的聲稱之上。例如,CPC常常宣稱墮胎會導致乳腺癌和嚴重的心理疾病,而這些說法早已被醫學界否定。
實際上,許多專業醫療機構顯示,墮胎的併發症率低於智齒拔除或扁桃體摘除手術,卻常被CPC以不實數據誤導女性。
CPC的廣告結構充滿爭議,批評者指出,這些中心常常以欺騙性的廣告手法來吸引希望墮胎的女性,讓她們誤以為這些機構會提供墮胎服務。許多州政府和法律機構針對CPC的虛假廣告展開行動,要求他們明確告知消費者自己不提供墮胎服務。
隨著社會對CPC的了解加深,許多法律動作成功限制了這些中心的不當廣告行為,使女性能獲得更為準確的信息。
CPC的運營通常受到宗教信仰的影響,尤其是福音派基督教,這使得CPC的運作格外具體反映社會保守見解。許多CPC會在服務過程中融入傳教元素,使得女性在病例處理中遭遇不必要的精神壓迫。
這樣的情況讓我們不禁思考,女性在面對意外懷孕的時候,是否真的能獲得足夠的資訊以做出明智的選擇?或許,我們應該對這些CPC背後的真實意圖進行更深刻的反思與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