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外傷(TBI),或稱為顱內損傷,是由外部力量引起的腦部損傷。根據傷害的嚴重程度,TBI可分為輕度腦外傷(輕微腦震盪)和重度腦外傷。了解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對於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特別是因為這些類型的傷害可能影響大腦的多個功能,狀況也從完全康復到永久性殘疾甚至死亡不等。
腦創傷的原因包括跌倒、車輛碰撞和暴力行為,這些事件可能導致的後果是極為嚴重的。
根據傷害的嚴重程度,腦外傷可分為輕度(如輕微腦震盪)、中度和重度。輕度腦震盪通常只會導致暫時性意識喪失和是較短的癥狀。然而,重度腦損傷則可能持續更長時間,並伴隨更嚴重的症狀。
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是用於評估意識水平的常用系統。一般認為,GCS評分13分及以上的為輕度,9至12分為中度,8分及以下為重度。
腦外傷的診斷包括對臨床證據和神經影像學的評估。特定的症狀將協助醫療專業人員確定損傷的性質和嚴重程度。這些症狀可能涉及認知、情感和社交功能障礙。
在重度腦損傷的情況下,常見的症狀包括長時間頭痛、噁心、呕吐及無法喚醒患者。
美國最常見的TBI原因包括暴力、交通事故、建築工地意外和運動傷害。對於小孩來說,多數跌倒是最主要的傷害原因。重度腦外傷在兒童中的程序比率高於其他類型傷害。
TBI的類型、方向、強度和持續時間等力量會影響傷害的特徵和嚴重程度。這種物理力量可分為接觸性和非接觸性傷害,通常兩者皆存在。比如,腦震盪一般視為一種非接觸性傷害,而頭部撞擊則被視為接觸性傷害。
在TBI患者中,許多人在遭遇創傷後幾天至幾周內逐漸惡化。初步的主要損傷無法解釋這種惡化,而是由於隨後發生的次要傷害所導致的。例如,腦內壓力升高可能導致進一步的腦損傷。
神經影像學是確定TBI的重要工具。計算機斷層掃描(CT)是急診環境中最常用的檢查工具,而磁共振成像(MRI)則對於長期檢查顯示更詳細的資訊。
由於腦外傷常與車禍有關,因此透過正確使用安全帶、兒童安全座椅和頭盔等措施可以顯著減少事故的發生。
TBI的治療依賴於傷口的嚴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康復階段。在急性階段,重點是穩定患者的狀況並防止進一步的傷害。大多數嚴重傷害將需住進重症監護病房,並在隨後轉入神經外科病房。
認知和社交功能的缺失可通過完善的康復措施得到改善,有助於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輕度腦震盪和重度腦損傷的影響顯示了大腦功能的脆弱性和重要性。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能更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大腦免受傷害,並在受傷後進行最佳的康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