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0年代末期以來,巴基斯坦空軍(PAF)一直在努力尋找替代其老舊戰機的方案。與印度空軍在有關戰鬥機技術更新的競爭中,巴基斯坦空軍於1987年啟動了Sabre II計劃。這一計劃旨在基於已有設計,開發一款成本低廉且具多功能的戰鬥機,並引入美國格魯曼航太公司以提供專業知識,然而,最終該計劃因經濟原因被迫終止。
1982年,隨著印度空軍(IAF)從蘇聯引進MiG-29 Fulcrum來現代化其戰鬥機艦隊,巴基斯坦空軍對更新闊具有迫切的需求。PAF的F-7P(成都F-7)在西方電子系統的裝備下逐渐失去優勢,急需尋找新的技術來替代其大量的老舊F-6戰機。1984年,PAF對F-7M表示興趣,從而啟動了Sabre II計劃,旨在開發一款低成本的多用途戰機,取代即將退役的F-6。
PAF在1987年委託位於紐約的格魯曼航太公司進行Sabre II設計概念的可行性研究。他們與巴基斯坦及中國的專家一起,考慮到該計劃的經濟風險,研究組認為項目的高成本已超出潛在利益,尤其是在美國科技轉讓的背景下。
“Sabre II計劃旨在透過顯著升級F-7M來提升巴基斯坦的空軍技術,但由於財務風險與市場條件,最終都未能實現。”
隨著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美國對巴基斯坦的關注逐漸減少。接著,由於對中國的制裁,特別是在天安門事件後,格魯曼宣布退出該計劃。此外,美國國會也對巴基斯坦實施了經濟與軍事禁運,這進一步致使該項目停滯。
“我們從未想到,這一夢想中的戰機計劃會因為國際政治的變遷而走向終結。”
最終,巴基斯坦空軍在面對經濟挑戰與國際制裁的情況下,尋找更便宜的解決方案來替代F-6,選擇了F-7P Skybolt。1995年,PAF則秘密啟動計劃ROSE來尋求二手達索“幻影”戰鬥機。他們與中國的合作逐步加深,最終促成JF-17 Thunder計劃的成功,此戰機於2003年正式投入使用。
“Sabre II計劃的失敗剛好指出了巴基斯坦空軍在未來發展中的一條新道路——JF-17 Thunder的誕生。”
Sabre II計劃的中止反映了國際政治與經濟的波動如何影響國防計劃的發展。這一歷程中的交錯歷史不僅是巴基斯坦空軍的夢想,更激發了對未來戰機設計的深思與探索。隨著軍事需求不斷演變,未來的戰鬥機技術將如何面對新的挑戰與機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