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紀以來,美國政府就已經在許多外國政府的更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公開還是秘密地介入。在19世紀後半葉,美國政府開始在拉丁美洲和西南太平洋地區進行政權更迭的行動,其中包括美國與西班牙之間的戰爭以及菲律賓-美國戰爭。隨著20世紀的到來,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塑造或安裝政府的行動愈加頻繁,包括對夏威夷、巴拿馬、尼加拉瓜、墨西哥、海地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的干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幫助推翻多個德國納粹或日本帝國的傀儡政權,代表性的國家包括菲律賓、韓國及一部分歐洲地區。
在冷戰的背景下,美國為了爭取全球的領導地位,與蘇聯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這種情況促使其對外政策的多次調整。
冷戰期間,美國的外交政策常常出於對共產主義擴展的恐懼進行干預。特別是在杜魯門政府時期,美國宣揚“多米諾理論”,認為一個國家如發生共產主義革命,會引發周邊國家的相繼效仿。這一政策的後續影響,對世界許多地區,尤其是菲律賓,留下了深遠的陰影。
美國於1946年至2000年期間,至少進行過81次已知的公開和秘密干預外國選舉。
例如,在1948年的意大利選舉、1953年的菲律賓選舉、1950年代至60年代的日本選舉,以及1957年的黎巴嫩選舉中,美國均有不同程度的介入。同時,根據報導,美國在冷戰期間對外進行了64次秘密和6次公開的政權更迭行動。
美國在菲律賓的政策可追溯到1898年,當時美國經由《巴黎條約》取得了對菲律賓的控制。在當時的菲律賓,革命者正致力於擺脫西班牙的統治,而美國卻在此進行政權更迭,導致菲律賓戰爭的爆發。運用強制手段摧毀當地的自我治理,最終成立了隔離的「菲律賓群島非自治政府」。而這一政權的建立,並未能解決民眾對於自主政治的渴望,反而引發了更大的反抗情緒。
美國政治干預使菲律賓重新經歷了長達數十年的混亂,並最終形成其獨立時期的慘烈歷史。
隨著冷戰結束後,美國在菲律賓的影響力有所變化。然而美國的干涉行動仍然持續至今,特別是在反恐戰爭的背景下,美國再度派遣軍隊進入中東、亞洲等地,以便強化其影響力。這種情況使得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所採取的每一個行動,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其對國際局勢的解讀與評估。
經歷了多次戰爭與政變之後,菲律賓成為當今世界上被干預最多的國家之一。
總體來看,美國與菲律賓的歷史關係充滿了衝突與合作的矛盾,無論是通過武力還是外交,這段歷史均深刻地影響了兩國的政治與社會格局。歷史不僅僅是我們所知的過去,那麼,當前的國際政局又將如何演變,未來又會怎樣影響我們的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