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大帝(1712-1786年),普魯士的國王,享有許多戰士和哲學家的聲譽,但與此同時,他的性取向問題卻成為歷史上長久的謎題。雖然有眾多證據顯示他主要是同性戀,但關於他實際的性關係卻仍然人們深感好奇。儘管腓特烈與一位女性的安排婚姻未能生育子女,卻也不會以此為唯一標誌。他對於男性隨扈的偏愛以及對於描繪同性戀題材的藝術作品的收藏無不表露了他內心的秘密。
「在1750年的一封信中,腓特烈對其同性戀秘書Claude Étienne Darget開玩笑地寫道:『我的痔瘡向你的命根子致以親切的問候。』」
腓特烈的性生活在當時的歐洲傳言四起,儘管卻缺少直接的證據。不過在1750年7月,他的一封戲謔信件讓人對其性取向作出了強烈的聯想。此外,腓特烈還曾在一份書面文件中談到對被動肛交的個人經驗,隱約顯示出他對男性的渴望。這種觀點也得到了他的時代名人如伏爾泰和卡瓦薩在內的人的支持,他們對腓特烈的私生活及性取向皆有了解。伏爾泰甚至給腓特烈起了個綽號“Luc”,意即有關於肛門的法語雙關語,從而推斷出他對腓特烈性向的看法。
作為年輕的王子,腓特烈曾對其導師Grumbkow將軍表達了對女性的吸引力不足,這一事實在他的生活中產生了深遠影響。他與同齡的男孩彼得·卡爾·克里斯托夫·冯·基思之間的親密關係常常引起人們的側目,甚至他的姐姐威爾赫敏娜也做出了類似的觀察。基思最終被迫離開腓特烈身邊,這段關係成為了他父王對於王子的懷疑和迫害的一部分。
「“若要撮合王子與美好的女人,令人遺憾的是他已經對美好男人太過依戀。”
而這場戀情卻繼續引導著腓特烈未來的關係網。在隨後的日子裡,他與漢斯·赫爾曼·冯·卡特的關係也引起了與權力之間的緊張,他最終逃過死刑卻背負著王家的懷疑。在他當上國王後,與他的僕人米哈伊爾·加布里埃爾·弗雷德斯多夫的關係逐漸變得親密,後者最終在王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至於弗雷德斯多夫與腓特烈之間的交流,甚至包括豐富的書信往來,也被認為昭示了某種程度的情感。
值得注意的是,腓特烈在藝術與文學亦有傾向表現和探索同性戀情感。他創作的詩歌中不乏性暗示,包括這些充滿想像的與同性戀友人的親密關係,並且在他的宮殿中懸掛了許多帶有諷刺的鄉村生活畫作。腓特烈的宮殿園林以男男之愛為題材的古典主題,在其中留下無數探討該議題的符號與詩意。
「『女子的出現令我作嘔,寧可沉溺於對男性的探索。』」
同時,腓特烈與伏爾泰之間的友誼亦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段佳話。他們彼此間的通信既有文學上的吸引力,也包含了對人性深刻的理解。強烈的個性與主權之爭使得他們之間的關係時有緊張,但這種激烈交流亦反映出對於性認同的複雜性。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腓特烈的宮廷生活如同一座男女歧視的堡壘,無數的年輕俘虜在王權之下循環往復,侵襲著對個人的性否定。
腓特烈大帝的性取向儘管在歷史上遭到質疑,但在隨著時代推移,反倒成為了許多文學與藝術作品的靈感泉源。正如他自己所寫:「愛情無關乎性別,卻又無法逃避愛的本質。」今日的我們,是否能夠更深入的反思這位歷史人物的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