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許多人面臨著信息過載的挑戰,各種觀點層出不窮,而其中不乏偽科學的聲音。卡爾·薩根在其經典著作《被魔鬼纏身的世界》中,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懷疑思考工具,旨在幫助人們識別科學與偽科學之間的界線。
薩根認為,科學不僅僅是一套知識體系,更是一種思考方式。
薩根強調,科學的思考過程具有想像力和紀律性,能幫助人們理解宇宙的真實樣貌,而非僅僅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樣子。他指出,科學具有內建的錯誤更正機制,這使其比其他系統更為有效。
薩根認為,迷信和偽科學會使許多人無法欣賞科學的美好和益處。只有透過懷疑思考,我們才能構建、理解、推理,並辨別出有效與無效的論證。他提到,當有新的觀點出現時,應該用懷疑的態度進行嚴格的質疑和檢驗。
“如果無法證明某個假設,那麼這個假設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在書中,薩根用一個關於“無形的龍”的故事展示懷疑思考的應用。他講述了一位朋友來訪時希望見識他車庫裡的火焰噴吐的龍,然而朋友卻發現這條龍是無形的,薩根繼續給自己所謂的龍賦予各種特質,讓朋友的每個試圖證明龍存在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最終,薩根提出:
“現在,我們的無形、無身體、漂浮的龍和根本沒有龍之間有什麼區別?如果我的論點無法被駁斥,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
為了系統性地幫助人們進行懷疑思考,薩根設計了一套被他稱為“胡鬧探測工具包”(baloney detection kit)的工具。這些工具主要包括獨立驗證事實、舉行辯論、發展不同的假設、量化數據、善用奧卡姆剃刀(Occam's Razor)和可驗證性等。
“懷疑思考的過程不僅包括構建有理據的論點,還包括識別出那些謬誤或欺詐的論點。”
例如,薩根建議當一個主張出現時,首先要尋求獨立的確認,並對所有觀點持開放態度地進行辯論。他提醒我們,權威的意見並不總是可靠,並鼓勵比較不同的假設。
在這工具包中,薩根還列出了二十種常見的邏輯謬誤,例如訴諸權威、偏見和後果的論據等。他教導人們如何在論證中避免這些誤區,以提升思考的清晰度和準確性:
“一旦對獨立事實的確認可獲得,懷疑和批判的能力便會迅速增強。”
薩根強調,科學的誤用是個舊往新例,從納粹的“科學”到現今的各類偽科學,科學常常被用來證實不實的觀點。他指出,公眾對科學理解的缺失使得他們更容易被偽科學所誤導。
作為一位科學普及者和懷疑論者,薩根呼籲全社會都應該學會如何分析信息,以明辨真偽。他認為,教育在這方面出現明顯失敗,決定性的是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參與進來,用批判性的思維去探討各種議題。
“科學是最好的燭光,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它讓我們不至於迷失在黑暗中。”
在這充滿挑戰的時代,個體的分辨能力越來越顯得重要,我們該如何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