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手術,也被稱為日間手術或即日手術,是指在不需要住院過夜的情況下進行的手術。這種手術在當今的醫療體系中愈加受到青睞,許多患者選擇在當天完成手術後則可以回家,這樣的便利性無疑增強了其吸引力。根據統計數據,美國的門診手術在過去幾十年中顯著增長,尤其是在21世紀初,門診手術變得更加普及,成為了許多患者的首選。
截至2012年,在美國的醫院中,65%的手術都是以門診的形式進行的,這一數字自1992年的54%顯著上升。
門診手術的好處包括降低手術成本、減少住院時間,同時研究證明,其安全性相當於或甚至高於住院手術。在許多情況下,門診手術後的併發症發生率、住院後的再次入院率、更低的疼痛與感染率,都讓這種手術形式受到了廣泛的認可。
儘管如此,門診手術也並非沒有爭議。在某些媒體報導中,曾出現一些針對門診手術安全性的問題,例如著名喜劇演員喬安·里弗斯在2014年接受門診手術後不幸去世,這讓人們不禁思考:在什麼情況下,門診手術的風險會超過其帶來的便利呢?
門診手術中心(ASC)專門提供無需住院的手術服務,這些設施專注於提供多樣的手術選擇,此外還包括一些疼痛管理及診斷服務。從1980年代開始,很多以往需在醫院中進行的手術也開始轉向這些專門的手術中心,這使得它們成為日益受青睞的選擇。
根據2011年的數據,美國的醫生每年在5300多個門診手術中心進行了超過2300萬例手術。現今,許多膝關節、肩部與眼科手術都可以在這些中心完成。
至2016年,在美國的門診手術中心中,最常見的三種手術分別是:白內障手術(佔18.7%)、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佔8.2%),以及結腸鏡檢查(佔6.8%)。
美國首家門診手術中心成立於1970年,由兩名醫生在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創立。他們的初衷是為社區提供方便、舒適的手術服務,減少患者對於傳統醫院的陌生感。當初開業首日共有五名外科醫生進行手術,其中四個手術需要全身麻醉。在隨後的數年中,這種類型的手術中心逐漸流行開來,並迅速發展。
當前,許多門診手術中心並非由單一擁有者擁有,許多參與的醫生擁有這些設施的部分股份,而大多數則由開發及管理公司擁有。根據資料,美國的門診手術中心數量遍及所有50個州,並有多家知名的醫療集團進行運營和管理。
為了保證服務質量,門診手術中心需接受嚴格的監管。許多國家都對這些中心設立了認證組織,以確保手術的安全並改善醫療護理質量。這些認證要求中心定期進行審計,並遵循醫療記錄及行業標準等規定。
自1996年以來,加利福尼亞州成為美國第一個要求所有施行麻醉的門診手術設施必須獲得認證的州。
在通過監管的情況下,許多醫療提供者開始分享他們的數據和經驗,這有助於促進行業內部的持續改進。這種透明度不僅讓患者對門診手術的安全性感到放心,同時也提升了醫療服務的整體質量。
門診手術已經成為美國醫療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有數百萬患者選擇這種方式進行手術。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管理的完善,未來門診手術的數量有可能會出現何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