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里代爾羊,這一來自紐西蘭的羊種,歷史悠久而充滿故事。自1882年起,這種羊便在南島由詹姆斯·利特爾(James Little)開始進行繁殖,他的目標是透過交配美利奴(Merino)與林肯長毛羊(Lincoln Longwool)來創造出更具適應性的綿羊。這項努力最終導致了科里代爾羊的誕生,該品種在1911年正式獲得認可。
科里代爾羊是紐西蘭最具代表性的羊品種之一,至今已出口至全球各地。
創立科里代爾羊的初衷根植於對不同環境的適應。詹姆斯·利特爾最初希望能培育出符合當地草地條件的羊種。他注意到美利奴羊適合貧瘠的乾燥地帶,而英國的羊種則更偏好於肥沃的低地。因此,他開始進行一系列的交配實驗,雖然初期的成果並不理想,但利特爾的決心卻沒有動搖。
交配美利奴和林肯長毛羊的過程中,不同的育種師也開始參與進來,共同追尋理想的羊種。
除了利特爾之外,威廉·戴維森(William Davidson)和幾位澳洲的育種者也開始了類似的嘗試,使用林肯公羊對中毛美利奴母羊進行環境適應性的覆蓋。這些合作不僅促進了科里代爾羊品種的形成,還為其後來的繁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03年,科里代爾羊便已開始在紐西蘭的羊飼養者協會登記。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里代爾羊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青睞,並在1924年發佈了第一部品系書。這種羊不僅在紐西蘭廣受歡迎,還迅速傳播至澳洲、非洲、亞洲及南北美洲等地。在烏拉圭,科里代爾羊的數量甚至在1970年達到850萬頭,成為該國國羊群的半數以上。
科里代爾羊的繁殖不僅為農業帶來了效益,更促成了全球範圍內的育種研究和發展。
科里代爾羊的體格中等至較大,成羊體重可達85至105公斤,母羊則在65至75公斤之間。它們擁有白色羊毛和白色面孔,而黑色的蹄和鼻子皮膚則增加了其觀賞的美感。這種羊品種具備良好的母性特徵,但生產率相對不是特別高,雙胞胎的比例通常在5%至25%之間。
作為一種雙用途品種,科里代爾羊在生產羊毛和肉品方面都有突出表現。母羊的羊毛重約5至7公斤,羊毛的質量適中,主要應用於製作毛毯、地毯、軍事制服、針織毛料及其他衣料等。其羊毛直徑為25至32微米,對應到布拉德福德計數(Bradford count)約為56/50。
科里代爾羊的羊毛不僅在當地需求穩定,其國際市場上的地位也日益增強,成為許多國際品牌的生產原料。
科里代爾羊的繁榮還延伸到了各種綿羊品種的育成。許多品種如邊境代爾羊(Borderdale)、沃爾斯(Warhill)以及阿根廷的科瑞諾(Corino)等,皆具有科里代爾羊的血統基因,顯示了其基因的多樣性和基礎育種的潛力。
儘管科里代爾羊的起源充滿了挑戰與探索,但它的成功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堅持不懈的心,無論是在育種還是其他領域,皆可創造出無與倫比的成就。人類在創造這個品種的過程中所展現的智慧,是否能讓我們在未來的挑戰中也取得相似的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