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字母,或稱為波斯-阿拉伯字母,是用來書寫阿拉伯語及亞洲和非洲多種其他語言的書寫系統。根據使用國的數量,它是世界上第二最廣泛使用的字母書寫系統,並且是世界上第三多人使用的書寫系統(僅次於拉丁和中文)。這個字母系統最早用於書寫阿拉伯語文本,最著名的便是《可蘭經》這部伊斯蘭教的聖書。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它成為許多語言家族的主要字母,並加入了新字母及其他符號。今天,波斯語、烏爾都語、維吾爾語和庫爾德語等多種語言仍舊使用這一字母系統。
阿拉伯字母源自納巴泰字母,或(不太被廣泛接受的觀點)直接來自叙利亞字母,而這些字母都源於亞拉姆字母,而亞拉姆字母又源自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也促成了希臘字母的出現,因此也影響了現在北美和南美大部分國家以及歐洲的拉丁字母和西里爾字母。
在公元前六世紀和五世紀,北阿拉伯部落遷徙並在約旦建立了一個以佩特拉為中心的王國。
這些人(現今被稱為納巴泰人)講納巴泰阿拉伯語,這是一種阿拉伯語的方言。在公元前二、三世紀,納巴泰字母的第一個記錄出現在亞拉姆語中,儘管包含了一些阿拉伯語特徵,因為納巴泰人並沒有以書面形式書寫其所講的語言。他們使用一種亞拉姆字母的形式進行書寫。
納巴泰字母獨特的書寫風格是由兩種書寫形式組成:一種是為銘刻而設的(稱為「紀念性納巴泰」),另一種則是更隨便的、連字的書寫,用於在紙莎草紙上書寫。這種潦草的書寫風格影響了紀念性字母,並逐漸演變成阿拉伯字母。也就是說,阿拉伯字母的發展歷程,幾乎是在納巴泰字母的基礎上進行的。
字母書寫的風格與使用的環境相互影響,這促進了阿拉伯字母的逐漸形成。
如今,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國是主要的非阿拉伯國家,它們使用阿拉伯字母來書寫一種或多種官方語言,包括阿塞拜疆語、巴魯奇語、波斯語、普什圖語等。在中東和中亞地區,阿拉伯字母目前被用來書寫以下語言:
幾乎所有使用阿拉伯字母的語言,字母的基本形狀是相似的。對於非阿拉伯語言的適應,通常會增加或修改字母以代表阿拉伯語中不存在的聲音。例如,阿拉伯語並沒有無聲雙唇爆破音符[ p ](即「p」音),因此許多語言會加入自己的字母來表示這一音標。
除了標準的阿拉伯字母,很多語言根據其自身音韻系統的不同,會進行相應的修改。例如,印第安和土耳其語言通常使用波斯修訂的字母,而印尼語的則可能更接近於喬維語的變體。
許多語言都利用阿拉伯字母進行書寫,但基於各自的語音需要,加入了相應的符號。
從納巴泰字母到當前的阿拉伯字母系統,我們可以見證文化和語言的互動如何形塑出一套靈活而多樣的書寫形式。古老的納巴泰字母不僅是歷史的載體,更是現代多文化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阿拉伯字母如何在保持其歷史嚴謹性的同時,適應現代多樣的交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