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裡,學生不僅能在課堂中學習知識,還能透過學校花園接觸自然、探索科學,甚至培養健康習慣。學校花園作為學習的一部分,提供了一個實踐的平台,讓孩子們能夠親身參與植物的成長過程,了解食物的來源和生產過程,這不僅增進了他們的知識,也促進了健康發展。
學校花園能大幅提升學生的健康、社交發展和學術成就。
學校花園的教育價值在歐洲早已被認可,早在1819年,德國的Schleswig-Holstein就開始建立學校花園。1869年,奧地利和瑞典都將學校花園列為法律規定。在20世紀初,奧地利有20,000所學校擁有花園,法國則有45,000所。學校花園在歐洲的普及不僅是為了提升學習效率,也是出於公共健康和農業教育的考量。
學校花園與多個課程領域息息相關。首先,它在自然學習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透過栽種花卉和蔬菜,孩子們能夠直觀地接觸植物生命,親自體驗到生長與變化的循環。此外,學校花園亦助於地理教學,讓學生了解農耕過程及產品的市場運作,這為他們提供了學習農業、科學栽培和果樹栽培的基礎。
學校花園實踐讓學生們能以身作則,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學校的園藝活動也能與科學、社會研究、數學和藝術的課程相結合,進一步增強學習的連結。透過這樣的經驗性學習,學生能與社區的夥伴和長者一起合作,促進跨代學習。因此,社區的參與不僅讓學生獲得知識,也讓他們領悟到食物的來源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學校花園不僅限於蔬菜或作物的種植,更可以結合複雜的生態系統。透過雨水收集系統、太陽能板、堆肥系統和其他循環系統,學校花園可以成為一個強大的教育基地,涵蓋如生態學、生物學、能源系統、氣候科學等多個STEM主題。這提供了一個跨學科的學習平台,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
一些研究顯示,學校園藝計劃能改善兒童的飲食行為。實踐浸入式的園藝活動能提高他們對水果和蔬菜的偏好和攝取量,有助於應對現代健康問題如食品不安全和兒童肥胖。然而,仍需更多定量研究來證明學校花園在健康及福祉方面的實際效益。
學校花園不僅是一個讓學生學習的地方,更是促進他們身心健康和社交技能的平台。透過這樣的互動,學生能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及環境保護。然而,您認為在未來的教育體系中,學校花園將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