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成立以來,斯坦福網絡觀察所(SIO)以其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專注於信息技術中的濫用行為,特別是社交媒體所引發的問題,其研究成果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與關注。這個發源於斯坦福網絡安全政策中心的計劃,由於揭示了不少關於資訊誤導的焦點,隨之而來的卻是針對其研究者的攻擊與威脅。為何這樣的機構會成為尖銳的攻擊目標,真正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斯坦福網絡觀察所由艾利克斯·斯塔莫斯創立,這一行動起源於他在Facebook任職時,由於無法充分報導有關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俄羅斯的影響及相關操作而感到無奈。在2019年離開後,他決定利用他的專業知識創建一個專門研究此類問題的機構。
“斯坦福網絡觀察所致力於揭露信息誤導,並尋求保護民主的根基。”
根據報導,到了2024年,SIO已經發表了15份白皮書,10篇期刊文章,且在媒體上獲得了超過5000次的提及。他們的研究範圍不限於政治,還包括社交媒體上的兒童性虐待材料等重要議題。在2021年的一項報告中,SIO揭示了中國在Clubhouse應用中潛在的間諜行為,並在2021年發表的報告中指出,「2020年大選顯示,無論是外部還是國內行為者,皆持續利用虛假和誤導性敘事來削弱美國選舉系統的信心。」這些研究工作的核心是希望提升網絡的信任與安全性。
SIO與華盛頓大學的知情公眾中心共同設立了選舉完整性夥伴關係,旨在實時辨識關於選舉程序與結果的虛假陳述。他們的研究在2020年和2022年選舉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不斷增加的政治壓力,研究逐漸受到抑制,許多研究者甚至面臨威脅與網絡騷擾。至2024年,這一夥伴關係的工作已經結束,而工作成果卻成為政治攻擊的焦點。
隨著SIO揭示在社交媒體上的不實信息,包括有關2020年選舉舞弊的論調與COVID-19疫苗的誤導宣傳,該機構成為許多法律攻擊的目標。美國第一法律基金會於2023年對SIO提起訴訟,試圖打破其所謂的「審查制度」。這些法律訴訟的成本使斯坦福大學承擔了巨額的法律費用,而這些持續的攻擊無疑也影響了研究者的專注力。
“斯坦福大學對於法律訴訟及國會調查深感擔憂,這不僅影響了研究自由,也削弱了所需的學術研究。”
2024年6月,隨著多位領導者如艾利克斯·斯塔莫斯的離開,SIO經歷了大規模的裁員,隨後的報導提到該機構的解散。斯坦福大學則表示將在新的領導下繼續一些重要研究方向,包括兒童安全及網絡信任與安全的研究。變革的過程中,學術機構面臨的壓力以及來自政治界的挑戰,能否讓這些研究的成果繼續發聲,真的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不禁思考:在科技不斷進步的背景下,社會對信任的理解和期待又該如何調整與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