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初的音樂史上,有一部作品不僅因其獨特的音樂風格而聞名,還因其背後的創作故事而引人入勝。《孩子和魔法》(L'enfant et les sortilèges)是由摩里斯·拉威爾創作音樂,科萊特撰寫的劇本,這部歌劇的誕生涉及了一段珍貴的創作奇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的歌劇院院長雅克·魯謝(Jacques Rouché)向科萊特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她能為一部仙女芭蕾舞劇撰寫文本。科萊特隨即在短短八天內完成了原始文本,標題為《為我的女兒寫的娛樂》(Divertissements pour ma fille)。然而,當她了解到摩里斯·拉威爾也對這部作品有興趣時,便決定讓這位作曲家來為她的文本配樂。
在1916年,科萊特將手稿寄給正在服役的拉威爾,卻不幸遭遇丟失。直至1917年,拉威爾終於收到了副本,並幽默地回應科萊特:“我很想創作這部作品,但我沒有女兒。”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作品的風格逐漸演變為一部歌劇。科萊特針對文本進行了修訂,並發展出一個完整的劇本。然而,拉威爾在1920年春天由於健康狀況不佳而中斷了創作,他的朋友拉烏爾·甘斯堡(Raoul Gunsbourg)要求他完成這部作品,最終使拉威爾重新找回了靈感,並於1925年春季完成了音樂。
《孩子和魔法》的首演於1925年3月21日在摩納哥舉行,由維克多·德·薩巴塔指揮。這部作品以其出色的舞蹈編排而著稱,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為其創作了芭蕾舞序幕。首演當天,拉威爾對於作品的需求及表現的要求,如此描述:
“我們的作品需要一個非凡的演出:角色眾多,且幻想不斷。按照美國歌劇的原則,舞蹈與行動是緊密交織的。”
該作品由於其創新性和音樂的魅力而獲得了廣泛認可,隨後在多個城市逐步上演,包括布拉格、萊比錫和維也納等地。
這部歌劇描繪了一個頑童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個舊式的諾曼底鄉村家庭中。在劇的第一部分,孩子在母親的責罵下發怒,結果引起了他房間內物品的反抗,家具和學習用品開始對他講話,表達他們受到傷害的痛苦。
“這名孩子最終發現他所毀壞的物品都活了過來,它們聚在一起,唱出他們所承受的痛苦和希望報復的心情。”
第二部分展現了一個轉變,孩子被他的罪行驅趕到一個充滿活力的花園中,在那裡受傷的動植物試圖對他進行報復。在經歷一連串的孤獨與悲傷後,孩子向他的母親呼喚,最終展現出對一隻受傷的松鼠的同情,這使得其他生物也開始改變心意,選擇幫助他回家。
《孩子和魔法》配備了一支龐大的管弦樂團,以及成人和童聲混合合唱團,對於演出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拉威爾在這部作品中使用了多種微妙的主題動機,並且樂器的寫作深富技巧,然而,管弦樂團的角色多數是輔助歌唱旋律。
“在這部歌劇中,旋律是最重要的。相比於我的前作《西班牙時刻》,這部作品更專注於旋律的表達。它是一場豐富而流暢的音樂之旅,交融了各種風格。”
雖然這部作品在摩納哥首演時受到好評,但其在巴黎的首演卻未能獲得相同的認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歌劇逐漸被視為拉威爾的重要作品之一,並影響了後來的眾多音樂創作。要知道,在《孩子和魔法》的創作過程中,科萊特和拉威爾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而這部作品也是對於他們豐富想像的一次偉大展現。
然而,科萊特和拉威爾究竟為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樣一部奇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