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aris lumbricoides是一種大型寄生性線蟲,屬於Ascaris屬,已知為人類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根據估計,全球有約8.07億至12億人受到此寄生蟲的感染,特別是在熱帶和亞熱帶國家,受感染的風險更高。這種寄生蟲引起的疾病稱為蛔蟲病。
Ascaris lumbricoides透過糞口途徑感染人類。成蟲雌蟲會在糞便中排出卵子,其中未受精的卵子隨糞便排出,但永遠不會產生感染。只有受精卵在環境條件合適(如潮濕、溫暖和陰影土壤)下經過18天到幾週的發展才會變得有感染力。當人類吞食了被感染卵子污染的水或食物後,感染便會發生。
這些卵子在土壤中最長可持續存活達十年以上,且具有耐酸和耐堿的保護膜。
Ascaris lumbricoides的特徵是其龐大的體型。雄蟲直徑為2–4毫米,長度為15–31厘米,而雌蟲的直徑為3–6毫米,長度為20–49厘米。雌蟲的生殖器位於前端,長度約占其身體的三分之一。雌蟲的子宮可同時容納多達2700萬個卵子,每天可排出200,000個卵子。
Ascaris lumbricoides的感染數量極為驚人,大約有8.07億至12億人受到感染。儘管全球範圍內普遍存在,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特別是污水處理不完善的地區,這種寄生蟲的感染情況最為常見。
儘管美國的感染率較低,但由於當地的氣候因素,東南部地區依然存在蛔蟲病。
Ascaris lumbricoides感染通常發生在衛生條件差的地方,且會因為人類糞便作為肥料的使用而加劇了傳播。輕微的感染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而重度感染則可能導致有血痰、咳嗽、發燒和腹部不適等症狀,有時甚至可以在糞便中看到這些長長的蠕蟲。
Ascaris lumbricoides主要分布於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特別是在衛生條件差的地方,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東南亞及拉丁美洲最為流行。
預防任何糞便傳播疾病的關鍵在於提高衛生文化及有效的糞便處理系統。由於Ascaris lumbricoides的卵子是最難以消滅的病原之一,它們通常可以生存數年之久,因此在預防工作中需要特別注意。
控制蛔蟲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服用藥物、改善衛生條件以及健康教育。治療通常需要大約三天的時間,以徹底消除寄生蟲。
自古以來,人們便已經認識到這種寄生蟲。1758年,林奈首次將其命名為Ascaris lumbricoides。儘管在19世紀,這些寄生蟲曾一度被認為是自發產生,但隨著科學的進步,對其生活週期開始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目前,Ascaris lumbricoides的研究仍在持續,了解這種寄生蟲及其生命週期對於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
Ascaris lumbricoides一直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隨著現代衛生條件的改善,我們能否最終根除這種寄生蟲的感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