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進步,癌症的診斷與治療方法也在不斷演變。在眾多癌症類型中,侵襲性癌症(NST)尤其引人關注,因為它不僅佔據了所有乳腺癌診斷的一半,還是男性乳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這種癌症的名稱也隨著時間發生了變化,引發了許多醫學界人士的討論和思考。
侵襲性癌症伴隨著顯著的微觀特徵和分子特徵,是一種來源於乳腺導管的腺癌類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類,侵襲性癌症NST是目前的指稱,這一名稱自2012年以來被廣泛採用。然而,它的歷史可追溯至早期的「侵襲性導管癌,不另做指定」這一標籤。這一名稱的改變,不僅僅是術語本身的轉變,它反映出對癌症生物學認識的深入及其臨床意義的變化。
在2012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WHO第四版乳腺腫瘤分類中,重新定義了侵襲性癌症NST。然而,儘管這一名詞得到官方推廣,許多研究文獻和醫學教科書還是保留了一些舊的名稱。這一情況揭示了醫療領域內部在術語使用上的不一致性,反映出不同專業領域對於癌症定義的不斷辯論與重審。
在臨床環境中,侵襲性癌症NST的診斷是一項排除性的診斷,必須排除所有其他特定類型的乳腺癌。
據統計,侵襲性癌症NST佔據了所有乳腺癌的55%,而在這其中,白人女性的發病率最高,其次是黑人和拉丁裔女性。而黑人的乳腺癌病例在被診斷時通常病情更為嚴重,預後也相對較差。由於乳腺癌經常無症狀,許多患者是通過篩檢檢查而被發現,但約有30%的病例會出現可觸及的腫塊或皮膚變化,這些都是警示症狀。
診斷過程中,病理切片檢查至關重要,醫生會利用組織學特徵來確定癌症類型,並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來確定受體狀態。這段過程往往伴隨著多次檢查,因為每個病例都是獨特的,對於預後的判斷常常具有挑戰性。
侵襲性癌症NST的治療通常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和系統性輔助醫療。此外,患者的治療方案會根據癌症的類型、病期及其健康狀況量身訂製。同時,根據分子標記檢測的結果,患者可能會接受針對性治療以提高效果。
針對BRCA1 / 2突變的攜帶者,NCCN建議進行雙側預防性乳腺切除術和雙側卵巢切除術以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
隨著科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對於侵襲性癌症NST的認識將持續演變,對於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法的探索也未曾止步。在這一不斷發展的領域中,患者的個體化治療將成為未來醫療的主流。
歷史的演變讓我們在對抗癌症的過程中不斷前行,然而,名稱的改變是否真的能改變患者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