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俗稱流感疫苗或流感注射,是用於防止流感病毒感染的疫苗。隨著流感病毒的快速變異,疫苗每年會更新兩次。雖然每年的疫苗效果各異,但大多數疫苗能提供中等至高程度的保護。流感疫苗的開發始於1930年代,美國於1945年開始大規模提供。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均建議六個月以上的幾乎所有人每年接種疫苗,特別是高風險人群。流感疫苗也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基本藥物名單中。
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廣為人知,包括對雞蛋過敏者。
流感疫苗的增長歷程與其接受度密切相關。1931年,奈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發現流感病毒可以在胚胎雞蛋中生長,這一發現促進了流感疫苗的初步實驗。隨後在1940年代,美國軍方開發出第一種經批准的滅活流感疫苗,並在二戰期間廣泛使用。
自此以後,流感疫苗的生產工藝不斷改進,尤其是在純度和疫苗的系統反應減少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2012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利用細胞培養生產的流感疫苗,其後又有基於重組蛋白的流感疫苗通過了批准,目前也在臨床試驗中測試植物基流感疫苗。
許多研究表明,流感疫苗能有效降低流感的傳播。
流感疫苗的製造技術起源於1950年代,在1976年美國的豬流感恐慌事件中,疫苗的快速推出導致不少公眾質疑疫苗的風險,此次疫苗接種計劃最終停滯。儘管如此,1976年接種的疫苗被證明對2009年H1N1豬流感疫情具有增強的免疫反應。
流感疫苗的有效性隨著年限變化而有所不同,但大多數年份,流感疫苗的變異株與流行株會有良好的匹配。大多數專家認為,疫苗雖然不完善,但仍能提供某種程度的交叉保護。流感疫苗的效用通常預期會低於其實驗室效能,這是因為流感病例往往與其他類似流感的疾病混淆。
接種流感疫苗的建議已經擴展至幾乎所有人,尤其是高風險場合。
對於弱勢群體及孕婦每天的疫苗接種意見逐漸增多,CDC建議除了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其他所有人皆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這些疫苗的效果不僅能減少流感的發病率,還能減少因流感引起的住院率。在2019-2020季節,美國的流感疫苗有效率為41%,而在65歲以上的人士中為54%。這表明了流感疫苗的潛在影響在年長人群中有所降低。
在談到流感疫苗的安全性時,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和類似感冒的症狀。雖然偶爾會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但整體發生率較低,並且流感疫苗的好處通常遠大於潛在風險。儘管部分人對接種發生顧慮,但疫苗本身是安全的,其實施對公眾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流感疫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嚴重程度。
鑒於流感病毒的威脅,疫苗的演變尤為重要,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科學研究的發展,我們目前的疫苗已變得更加高效和安全。隨著全球流感疫苗的使用遍及更廣的年齡層與高風險族群,科學界在不斷探討疫情後的流感疫苗改進方法,這是否意味著未來將會出現針對流感的更大突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