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科技的持續進步,微創心臟手術(MICS)正在重塑心臟手術的未來。這種手術方式不僅提供了更少的創傷,還使得以前被認為手術風險過高的患者也能獲得手術機會。無論是主動脈瓣置換、二尖瓣修復,或是冠狀動脈旁路手術,微創技術正在成為許多心臟疾病患者的新希望。
微創手術的優勢在於減少術後血量損失和不適,並縮短恢復時間,這使得越來越多的患者受惠於這項技術。
MICS CABG 是一種通過小切口的方式進行冠狀動脈旁路手術。該手術可以在多血管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中進行,並且是在心臟持續跳動的條件下進行。患者只需經過約 5-7 公分的小切口,與傳統的正中胸骨切開術相比,手術創傷大幅降低。
這種技術的發展改變了許多患者的術後恢復情形,術後的恢復期通常只需數周即可恢復正常生活。
在進行MICS CABG手術時,通常會在第四肋間進行一個小切口,使用柔軟的組織支架來提高視野。手術分為無動脈的(anaortic)或非觸碰的技術,這些技術在降低術後中風及死亡風險方面表現良好。
MICS CABG也可以和冠狀動脈支架相結合,形成混合性心臟重建手術,這對於多血管病變的患者尤為有效。根據最近的資料,使用靜脈和動脈進行搭橋和支架的組合,可以獲得更好的結果。
接受微創手術的患者通常在術後能期待更快的恢復,許多患者能夠在數周內恢復日常活動。這種手術不僅減少了住院時間,更降低了術後併發症的風險。患者們可以與醫療團隊有效合作,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自己的護理過程。
透過微創心臟手術,患者會得到拔除創傷及更好的生活品質,複原的過程也變得更加輕鬆。
這項技術自2005年首次實施以來,已經有眾多個案顯示其安全性與可行性。此外,長期的隨訪數據也顯示,MICS CABG在心臟手術領域中的成效逐漸獲得廣泛的認可。
許多心臟外科醫生對微創手術的潛力抱有信心,認為這種方法能夠讓患者的術後生活質量顯著提升。他們持續努力推廣這項技術,並在不同的醫療機構中進行試驗,以探討各種應用中的可能性。
微創手術的發展顯示了醫療技術未來的潛力,帶來無數心臟病患者的重新生機。隨著技術的精進及應用的擴展,我們不禁要思考:微創手術是否將成為所有心臟手術的標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