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麻的合法化與使用的普及,過度噁心綜合症(Cannabinoid Hyperemesis Syndrome,簡稱CHS)逐漸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議題。這是一種由於長期、大劑量的大麻使用導致的症狀,特徵為反覆的噁心、嘔吐及腹部疼痛,在許多患者身上都是經歷了數月甚至數年的隱秘掙扎。這項疾病的成因目前仍不甚清楚,但知識的缺乏常常使人們對其產生誤解。
CHS的症狀包括持續性的噁心、嘔吐以及嚴重的腹痛,這一系列症狀的發生恰好與慢性使用大麻的習慣相伴隨。
CHS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前驅期、過度噁心期和康復期。
在此階段中,症狀較輕,包括輕微的噁心、與嘔吐相關的焦慮與恐懼感、輕微的腹部不適等。這些症狀可能在早晨變得更為劇烈,且有些患者在此階段可能仍會嘗試通過再次使用大麻來緩解不適。
進入過度噁心期後,患者會經歷到劇烈的噁心、嘔吐及腹痛。由於嘔吐頻繁,導致許多患者不得不就醫。他們也會習慣於長時間浸泡在熱水中,以尋求短暫的緩解,這一行為常被視為診斷指標之一。
在患者停止大麻使用後,康復期便開始了,但症狀消失的時間長短各異,通常需要兩週到數個月不等。此時患者若再次使用大麻,症狀往往會復發,並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關於此病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在與醫療專業人士交流時,因為羞愧或恐懼而不願意透露自己使用大麻的情況。
診斷CHS的準則在2016年經由羅馬四期標準正式規範。診斷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目前唯一可行的治療方法是停止大麻的使用。醫療人員提供的治療主要是支持性,並關注脫水、電解質失衡等併發症的管理。熱水浴或長時間的熱水淋浴不但提供暫時的緩解,還是診斷的參考依據之一。此外,有醫生會考慮使用外用辣椒素膏來緩解症狀,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來確認其治療效果。
頻繁的熱水淋浴被認為是CHS的可能診斷指標,許多患者在這時會感受到暫時性的緩解。
儘管社會上對大麻的使用有著越來越大的接受度,但CHS卻仍然不為廣泛了解。許多醫護人員在接觸到這一病症時,顯示出驚訝,因為大麻常被用於緩解噁心的情況。社群之中,對於CHS的知名度仍然偏低,常常令患者感到孤獨與無助。
隨著未來大麻使用的普及,對於過度噁心綜合症的認識與相關研究將愈加重要。人們是否能夠擺脫此症狀的陰影,找到有效的解決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