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數以千計的女性因異位妊娠而面臨潛在的健康危機。異位妊娠是一種妊娠併發症,受精卵異常地附著在子宮以外的地方,常見於輸卵管。儘管典型的症狀包括腹痛和陰道出血,但有報告指出,高達10%的異位妊娠患者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而多達三分之一的患者在醫學檢查中沒有明顯症狀。這一現象令我們不得不思考,一些女性究竟在何時會察覺這一隱藏的健康危機?
異位妊娠的症狀低特異性,與其他婦科或消化道疾病相似,可能導致多次誤診。
異位妊娠可能以多種方式表現,包括急性腹痛或持續性小腹疼痛,這些疼痛有時會擴散到肩膀,尤其是在腹腔內發生出血的情況下。若出現嚴重出血,患者可能出現快速心率、暈厥或休克等危急症狀。儘管正常情況下這類妊娠每年僅影響全球不到2%的妊娠,但與某些風險因素,如骨盆炎、吸煙和內膜異位症有關的女性,其發病率卻顯著提高。據統計,異位妊娠的平均風險為每千次活產中出現 11 到 20 次,而在使用生育輔助技術的女性中,發病率高達4%。
大約90%的異位妊娠位於輸卵管,稱為輸卵管妊娠,其他場所如宮頸、卵巢或腹部也可能發生。
異位妊娠的診斷通常依賴血液檢測以及超聲檢查。醫生可能需要進行多次測試來確認診斷。女性如若出現腹痛或陰道出血,且懷孕測試呈陽性,需考慮異位妊娠的可能性。超聲檢查能夠高效排查,特別是存在「胎嚢信號」或無內膜孕囊的情況。
超聲檢查中的「無內膜孕囊」可能證實異位妊娠,而腹腔內發現液體則強烈指示內出血的存在。
異位妊娠最常見的併發症是破裂,導致內出血,這可能進一步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若女性曾經遭遇異位妊娠,未來的懷孕風險會顯著增高。即便移除受損的輸卵管,女性依然有可能懷孕;若兩側輸卵管皆被移除,則需考慮試管受精等輔助生育技術。
預防異位妊娠的有效辦法在於降低其風險因素,包括通過篩查和治療來避免淋病等性病的傳播。專家指出,注重婦科健康檢查及及早識別潛在危險,可以顯著降低異位妊娠的風險。
對於確診的異位妊娠,標準治療方案包括手術去除胚胎或整個輸卵管。雖然某些情況下,使用甲氨蝶呤等藥物同樣有效,但一旦出現出血或生命體徵不穩,則仍通常建議進行手術,這可以採取閉腹 laparoscopic 或大切口 laparotomy 的方式。治療可顯著降低母體的病 morbidity 和死亡 mortality 風險。
鑒於異位妊娠的潛在風險、診斷挑戰及其對女性生育能力的影響,重要的是女性能夠提高警覺,並了解這一健康問題的隱藏面向。教育和意識的提升將是防止許多未來案例的關鍵。我們是否已經充分了解異位妊娠的各種潛在風險與徵兆,以避免對自己健康的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