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材料科學的領域,有一種神奇的現象令科學家和工程師驚訝不已,那就是磁致伸縮。這種特殊的性質使得磁性材料在被磁化時會改變它們的形狀或尺寸。1842年,詹姆斯·焦耳在觀察一塊鐵樣本時首次發現了這一效應,隨後逐漸引起了人們對磁致伸縮的好奇和研究。
磁致伸縮是磁性材料的一項特性,當施加磁場時能引起材料的變形。
磁致伸縮與另外一個現象相對應,即電致伸縮,後者是材料在電場作用下產生的變形。這兩種現象都涉及材料的內部結構與外部場的互動,但它們影響的就是不同的物理環境。磁致伸縮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結果是,它能在某些情況下造成能量損失,這主要是由於材料內的摩擦加熱造成的。
在變壓器等設備中,磁致伸縮甚至可以引起低音的嗡嗡聲,這是因為交變電流生成了變化的磁場,讓材料振動發出聲音。
磁性材料的內部結構通常被劃分為許多小區域,這些區域稱為磁域,每個磁域都有一個統一的磁化方向。當外部磁場施加時,這些磁域之間的邊界會移動,並且一些磁域會旋轉,這些效應的結合會導致材料在尺寸上發生變化。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磁晶各向異性,即在用不同方向對材料進行磁化時所需的能量不同。
當材料受到外部磁場的影響時,其內部結構會重組,使得磁域的排列更為有效,這樣最終能減少系統的自由能。
這種性质在各種應用中變得至關重要。磁致伸縮材料可將磁能轉換為動能,或反之,廣泛應用於製造執行器和傳感器。值得一提的是,磁致伸縮係數λ是表徵其性能的一個關鍵參數,該系數反映了材料長度隨著磁化程度的變化而產生的相對變化。
在眾多被研究的材料中,鈷在室溫下展現出最大的純元素磁致伸縮,達到60微伸長。合金中,以Terfenol-D聞名,它由鉭、鐵與鉑組成,在應用160 kA/m的磁場下可達到約2000微伸長。這種材料由於其良好的性能,成為工程上的主流磁致伸縮材料。
最近開發的Galfenol和Alfer等合金在較低的施加場下也展現出不錯的性能,它們的拉伸性能比Terfenol-D要好。
磁致伸縮合金的機械行為同樣受到其微結構的影響。單晶合金展現出優越的微伸長能力,但在機械屈服方面卻較脆弱。為了改善這一點,目前的研究著眼於通過高面積覆蓋的優選晶粒來提升聚晶合金的韌性。這可以通過調節冶金處理過程來實現,從而促進晶粒的異常增長。
例如,應用壓縮應力可以引導材料內部磁域的對齊,進而增強其磁致伸縮效應。研究表明,施加高達50 MPa的壓縮預應力會使磁致伸縮提高約90%。這一現象表明,外部施加的壓力與內部結構的重組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繫。
在開發新的磁致伸縮材料時,如何有效地設計其微結構以提高性能,是當前研究的焦點之一。
隨著科技的不斷向前推進,磁致伸縮材料的潛在應用範圍也不斷擴大。例如,在電子監控和聲學設備等領域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此外,研究人員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利用這些材料在新能源汽車及先進機械系統中的應用,實現更高的能效和性能。
然而,對於磁致伸縮材料的應用來說,挑戰仍然存在。如何在保持性能的同時,降低成本,提升材料的耐用性,無疑是科學家和工程師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磁致伸縮的奧秘仍然存在無數值得探討的角落,您是否期待看到這一技術在未來帶來的變革和突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