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細胞,又稱為漿B細胞或效應B細胞,是一種白血球,起源於淋巴器官。它們在面對特定物質(稱為抗原)時,會分泌大量的抗體。這些抗體通過血漿和淋巴系統運輸至目標抗原所在的部位,進而啟動中和或摧毀外來物質的過程。漿細胞的主要任務是為了保護身體免受病原體的侵害。
漿細胞是大顆的淋巴細胞,具有豐富的細胞質,並在光學顯微鏡下顯現出特有的外觀。
從結構上看,漿細胞拥有強大的內部結構,包括粗糙內質網和高發展的高基體,這使得它們非常適合分泌免疫球蛋白。這些細胞的細胞核位於偏側,細胞質則帶有嗜鹼性。
在表面抗原方面,完全分化的漿細胞表現出相對較少的表面抗原,不表達常見的pan-B細胞標記,如CD19和CD20。取而代之的是,以CD138、CD78及白細胞介素-6受體來鑑定漿細胞。
漿細胞的生命週期和抗體的生成能力有賴於特定的微環境,特別是在骨髓中的生存區。
發展過程中,B細胞經過抗原呈遞過程,內化入侵抗原,並透過MHC II分子呈獻給CD4+T細胞進行激活。這反映出一種保護系統的作用,相似於雙重認證的方法。細胞需要先接觸外來抗原,然後再經由T細胞的激活,才能分化為特定的細胞。
當受到激活後,活化的B細胞會在次級淋巴器官如脾臟和淋巴結的生發中心分化為更專門的細胞。大部分這些B細胞會成為漿母細胞或漿細胞,開始大量產生抗體。
在生發中心中發生的親和力成熟過程使得漿細胞能分泌出具有高親和力的抗體,這對於有效對抗感染至關重要。
在兩種類型的漿細胞中—短命漿細胞和長命漿細胞,LLPC(長壽漿細胞)主要存活於骨髓中,具有長期抗體生成的能力。它們可在整個生命期間提供長期保護,并且不需要抗原再刺激來產生抗體。這一生存能力的關鍵在於骨髓中的微環境,即漿細胞生存區。
這些長命漿細胞在骨髓中扮演著主要的IgG分泌來源,雖然傳統上IgA的產生與黏膜部位相關,但有觀察到部分骨髓內的漿細胞同樣能生產IgA。
留在漿細胞生存區的漿細胞能在缺乏抗原及B細胞的情況下,仍能高效產生抗體,顯示出其獨特的生存與適應能力。
臨床意義上,涉及漿細胞的癌症如漿細胞瘤、骨髓瘤等,其特徵在於惡性漿細胞持續產生可被檢測的抗體。相對地,常見的變量免疫缺陷症被認為源於B細胞向漿細胞轉變的問題,這導致血清抗體水平低下及感染風險增加。
隨著對漿細胞生物學的進一步了解,我們能更深入探索其在免疫系統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知識應對各類疾病。究竟在未來,科學家如何會利用這些長壽漿細胞的研究成果,來研發新的治療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