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正式推出以來,Slack 這個雲端團隊溝通平台已經從一個小型內部工具發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商業通訊應用之一。儘管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Slack 依舊成功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用戶,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Slack 的創始人斯圖爾特·巴特菲爾德最初開發這個工具是為了支援其在線遊戲Glitch的開發團隊。在經歷了一段不順利的開發過程後,他決定將內部的通訊工具重塑為一個獨立的產品,並於2013年正式推出Slack。
Slack的名稱源於「Searchable Log of All Conversation and Knowledge」,這一名稱充分體現了其核心功能:信息的可搜索性和方便的團隊合作。
Slack 基於 freemium 模式營運,這意味著免費用戶可以使用基本功能,而需要進一步功能的用戶則需要訂閱付費服務。在2015年初,Slack 報告稱,每周有約10,000名新用戶註冊,而到2018年,他們的日常活躍用戶數量已經超過800萬。
根據公開資料,Slack 在2019年中報告每日活躍用戶達到1,000萬,覆盖逾600,000個組織,顯示出它的迅猛增長。
Slack 提供多種功能,包括持久性的聊天頻道、直接消息、可搜索的內容、以及支持第三方集成等。用戶可以通過特定的 URL 或邀請加入工作區,並根據需要創建公共或私有頻道。這些功能不僅增強了團隊內部的協作,也促進了跨部門的交流。
Slack 支持與眾多常用工具集成,例如 Google Drive 和 Trello,使其成為企業工作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儘管 Slack 的成長驚人,但它也面臨著不少挑戰和批評。例如,2015年,Slack 曾遭遇安全漏洞,部分用戶資料洩露。此外,消息頻道的記錄時間限制,使得免費用戶面臨數據檢索的困難,這些都成為使用者的痛點。
許多用戶對 Slack 的隱私政策表示擔憂,特別是在2018年實施的變更中,讓工作區管理員有權訪問所有公共和私人的聊天記錄。
隨著 Salesforce 在2020年收購了 Slack,這一平台未來的變化受到廣泛關注。專家認為,這一收購將使 Slack 在數據處理和AI技術方面獲得更多資源。Slack 最新推出的集成第三方AI應用程序,使它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Slack 在合作和互動方面的持續創新,讓它在這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活力,但能否在未來持續吸引新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