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選擇是設計任何實體物品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在產品設計的背景下,材料選擇的主要目標是以最小成本實現產品性能目標。系統地選擇適合特定應用的最佳材料,首先要考慮候選材料的性能和成本。利用材料指數或性能指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進行材料選擇,這些指數與所需的材料性質是相關的。
例如,熱毯必須具備良好的隔熱性能,以最小化在特定溫度差下的熱傳導。
設計師必須全面了解材料的性能及其在工作條件下的行為。一些重要的材料特性包括:強度、耐用性、靈活性、重量、耐熱性和抗腐蝕性、可鑄性、可焊性或硬化性、可加工性以及電導率等。在當代設計中,可持續性成為了材料選擇的關鍵考量因素。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專業人士在決策過程中開始優先考慮生態影響、可回收性和全生命周期分析等因素。
在需要多項標準的應用中,系統化選擇變得複雜。例如,當材料需要具備剛性與輕量特性時,對於一根棒材來說,高楊氏模數與低密度的組合顯示出最佳材料,而對於一個板材來說,板材的彎曲剛度通常與其厚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可以用厚度的立方根除以密度來作為最佳指標。與此同樣考慮,「剛性」與「輕質」的需求,如果要應對張力負荷的棒材,則應考慮比率,將模數除以密度。
現實往往存在局限性,因此必須考慮實用性因素。理想材料的成本,根據形狀、大小和成分等因素,可能是過高的。
Ashby 圖是由劍橋大學的邁克爾·阿什比命名的散點圖,顯示了多種材料或材料類別的兩個或多個屬性。這些圖對於比較不同性能之間的比率非常有用。在材料選擇中,成本佔據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最直觀的做法是為材料屬性開發一個貨幣度量標準,例如,生命周期評估可以顯示出降低一輛車重量 1 公斤的淨現值約為 5 美元。
對於商用飛機,這一數字接近 450 美元/公斤,而對於航天器,發射成本約 20,000 美元/公斤,因此這些因素主導了選擇決策。隨著能源價格的上漲和技術的進步,汽車逐漸以輕量化的鎂和鋁合金取代鋼材,飛機則用碳纖維增強塑料和鈦合金取代鋁等材料。
利用 Ashby 圖是選擇適當材料的常見方法。首先需要確定三組不同的變數:材料變數、自由變數和設計變數。材料變數是材料的固有屬性,而自由變數是指隨著載荷循環可變的量,例如施加的力量。設計變數則是對設計的限制,例如梁的厚度或梁的最大撓度。
對於這些變數,我們需要推導出性能指數的方程式,這個方程式能將特定情況下材料的可取程度進行量化。
在一個實際的情況中,當材料同時面對拉伸和彎曲時,理想材料必須能夠在這兩種情況下均表現良好。通過創建對應的 Ashby 圖,並對所有已知材料進行標定,就可以輕鬆選擇出最合適的材料。
最終,隨著材料性能指數的提高,高性能材料的選擇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需要考慮到成本降低及性能最佳化之間的平衡。每一次材料的選擇,都將大大影響最終產品的性能與可持續性。
在產品設計中,你準備好探索這些材料指數以提升你的產品表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