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質譜學中,碰撞引發的斷裂(CID)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分子的碎片化,以協助研究分子結構和組成。CID,又稱碰撞激活解離(CAD),是一種利用電場加速選定離子並將其引導至中性分子(如氦、氮或氬氣)之間進行碰撞的方法。這些碰撞通過將動能轉化為內部能量,促使分子鍵的斷裂,最終產生碎片離子。這些離子能夠經過串聯質譜進一步分析,揭示的重要資料讓科學家能夠進一步理解分子的性質。
透過質譜檢測的細微碎片,我們不僅能確認分子的身份,還能推斷其結構,這對於化學和生物領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低能量CID通常在約1千電子伏特(1 keV)以下進行。這種技術在碎片化選定前驅離子方面具有效率高的特點,但觀察到的碎片類型則取決於離子的動能。較低的碰撞能量優先促進離子結構的重組,隨著動能的增加,直接鍵斷裂的概率則提升。
相對地,高能量CID(HECID)於磁質譜儀或串聯時間飛行質譜儀中進行,涉及的離子動能範圍為1至20 keV。此種技術可以產生低能量CID中不會出現的碎片類型,如在碳氫結構中的電荷遠程斷裂或肽的側鏈碎裂。
三重四極質譜儀具備三個四極體。第一個四極體(Q1)作為質量過濾器,傳遞選定的離子並加速至Q2的碰撞室。在此,較高的壓力使得離子與中性氣體碰撞並透過CID斷裂。產生的碎片隨後進入第三個四極體(Q3)進行質量範圍掃描,分析所得的碎片並建立質量譜。
透過這一系列的檢測,科學家可以從質量譜中獲取重要的結構信息,進一步理解分子的特性。
在傅立葉變換離子回旋共振質譜中,透過施加脈衝電場在共振頻率上激發離子以增加其動能。由於在低壓下碰撞氣體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與激發離子碰撞,因此可使用脈衝閥引入短暫的碰撞氣體。這種技術能夠在多階段質譜MSn中進一步分析被捕獲的碎片離子,增加對碎片的理解。
高能量碰撞解離(HCD)是一種特定於orbitrap質譜儀的CID技術,斷裂過程發生在外部的碰撞細胞中。HCD之前被稱作高能C-Trap解離,離子經過C-Trap進入HCD細胞進行解離後,再返回C-Trap進行質量分析。此技術不會受到共振激發的低質量截止值的限制,使其在同位素標記定量中十分實用,報告離子得以觀察。
在CID中,同倫斷裂是指鍵的裂解過程中,每個碎片保留了原鍵的不同電子。而異倫斷裂則是鍵斷裂時,化學鍵中的電子僅保留在某一個碎片中。在這種情況下,電荷遠程斷裂是一種類型的共價鍵裂解,發生在氣相離子中,斷裂鍵並不與電荷位置相鄰,此種現象可通過雙重質譜技術觀察到。
不同類型的斷裂機制為科學家提供了探索複雜分子結構的多樣途徑,使得分子分析變得日益精細。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CID的應用範疇持續擴展,為許多領域帶來創新且深入的見解。從化學到生物醫學,這一技術不僅提高了分子研究的準確性與敏感度,還為我們探索分子奧秘打開了新的大門。我們是否能夠想像,隨著這些技術的發展,未來將揭開哪些未曾了解的分子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