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音樂創作中,數位合成器已經成為音樂製作的核心工具之一。透過數位合成器,音樂製作人能夠創造出各式各樣的音效和旋律,而這一切的背後則是數位到類比的奇妙轉換過程。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直數位合成(DDS)如何透過數字信號生成富有表現力的音樂。
直數位合成器可從單一固定頻率的參考時鐘創建任意波形,廣泛應用於信號產生、通訊系統的本振電路、函數產生器等。
一個基本的直數位合成器由多個主要組件組成,包括頻率參考(通常為晶體或表面聲波振盪器)、數字控制振盪器(NCO)以及數位轉類比轉換器(DAC)。頻率參考提供穩定的時間基準,也是DDS的頻率精度的依據。NCO則透過其輸出生成離散時間的量化波形,這一過程由儲存在頻率控制寄存器中的數字字來控制。
在數位波形轉換為類比波形時,DAC進行了關鍵的轉換,並且輸出重建過濾器會去除由於零階保持造成的頻譜複製物。
相比於傳統的相位鎖定迴路(PLL),DDS的優勢在於額外的頻率靈活性、更好的相位噪聲表現,以及在頻率切換過程中對輸出相位的精確控制。不過,DDS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由於NCO的截斷效應導致的雜訊響應以及DAC在大頻率偏移下的高雜訊底。
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由於DDS是一個取樣系統,除了所需的輸出波形頻率外,還會產生奈奎斯特圖片。在這個情況下,主要的圖片位於Fclk-Fout的位置,其中Fclk是參考時鐘頻率。
DDS的輸出頻率由儲存在頻率控制寄存器中的數值決定,這進一步控制了NCO的相位加法器步進大小。由於NCO運作在離散時間範圍內,當頻率控制寄存器的值發生變化時,頻率將會在時鐘邊緣瞬間改變。DDS的輸出頻率穩定時間主要由重建過濾器的相位響應決定。
DDS在近端相位噪聲表現上優於傳統的PLL,主要原因在於它是個前饋系統。PLL中的頻率分頻器會加大參考振盪器的相位噪聲,但DDS則藉由時鐘的分頻來降低參考時鐘的相位噪聲。這使得即使是高頻的輸出,DDS的相位噪聲仍然可保持在低於參考時鐘的水平。
數位合成器透過把數字信號轉換為動人的音樂,開啟了音樂創作的新篇章。這種轉換不僅是技術上的挑戰,也是藝術創作的過程。當音樂人創造出那些動聽的旋律時,背後的DDS技術卻是不可或缺的。那麼,在未來的音樂創作中,數位合成器將如何繼續改變我們的音樂體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