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電子設備與通信技術中,頻率合成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中,直接數位合成器(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 DDS)是一種廣泛應用的頻率合成技術,能夠從單一穩定的參考時鐘生成任意的波形。
一個基本的直接數位合成器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頻率參考源、數位控制振盪器(Numerically Controlled Oscillator, NCO)和數位-類比轉換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DAC)。
其頻率參考源通常為晶體振盪器,提供系統所需的穩定時基,同時決定DDS的頻率準確度。
NCO能夠根據儲存在頻率控制暫存器中的數位數值,生成所需輸出波形的離散時間量化版本。之後,DAC會將這個數位波形轉換為類比波形,而輸出重建濾波器則用來過濾數位轉類比過程中產生的光譜副本。
與類比相位鎖定迴路(Phase-Locked Loop, PLL)相比,DDS在多方面表現出色。例如,它提供了更好的頻率靈活性、相位噪聲更低,以及在頻率切換期間能夠精確控制輸出相位。
然而,DDS也有其缺點,主要包括因NCO的截斷效應而產生的雜散響應和較高的噪聲底,尤其在頻率偏移較大時,由於DAC造成的。
由於DDS是取樣系統,所以在輸出頻率Fout的同時,還會生成奈奎斯特(Nyquist)影像。在使用中,通常會將DDS與類比重建低通濾波器結合使用以消除不必要的影像。
直接數位合成器的輸出頻率由儲存在頻率控制暫存器(FCR)中的數值決定,這個數值直接控制NCO的相位累加器步進大小。因為NCO在離散時間域內運作,所以當FCR的值變更時,它可以在時鐘信號的邊緣瞬間改變頻率。
理想的重建濾波器如果具備線性相位響應,會在輸出時提供瞬間的頻率響應,因為線性系統無法創造輸入信號中不存在的頻率。
直接數位合成器在相位噪聲的性能方面相當優異,這是因為其架構為前饋系統。在傳統的相位鎖定迴路中,反饋路徑中的頻率除法器會將參考振盪器的相位噪聲放大,並把多餘的噪聲施加到壓控振盪器(VCO)上。
相對而言,DDS透過將參考時鐘相位噪聲降低到某一比例來減少噪聲,從而達到較佳的輸出相位噪聲性能。
然而,參考時鐘的顫動將直接轉換為輸出,儘管這個顫動在輸出周期中所佔的比例會相對較小。總體來看,DDS相位噪聲的底限受DAC量化噪聲底和參考時鐘相位噪聲底的總和所影響。
透過理解直接數位合成器的工作原理與特性,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多種應用領域中的重要性。未來的科技發展中,這項技術是否會引領我們進入全新的顛覆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