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科學家米歇爾·厄熱·舍佛爾(Michel Eugène Chevreul)在檢測骨骼肌水萃取液的過程中,首次識別出一種名為肌酸(Creatine)的有機化合物。這一發現不僅揭示了肌肉能量代謝的奧秘,還開啟了對肌酸補充劑的研究,成為了運動營養學中的重要一環。
肌酸的名稱來自於希臘文「κρέας」,意指肉類,表既是其來源,也是其功能的最佳描述。
肌酸的發現可追溯到19世紀初,當時舍佛爾通過與水的反應成功從人類的骨骼肌中提取到肌酸。直到1928年,研究發現肌酸與肌酸酐(Creatinine)之間的平衡關係後,肌酸的多重功能才慢慢浮出水面。此外,20世紀初的研究指出,大量肌酸攝入並不會被排出體外,這為其成為膳食補充劑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礎。
肌酸在人體内主要以肌酸和磷酸肌酸的形式存在,對提高ATP(腺苷三磷酸)再生能力至關重要。人體95%的肌酸儲存於骨骼肌中,而其餘部分則分佈於血液、腦部及其他組織。人體每日需要1-3克肌酸來維持正常的儲存量,食物攝入約能提供其中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素食者和嚴格素食者的肌酸水平相對較低,這使得他們在運動表現上可能受限。
肌酸不僅是能量緩衝的關鍵,還可以增強肌肉的生長潛力。
肌酸補充劑的使用被廣泛應用於運動性能的提升,它被認為能在短期內安全使用,特別是在高強度的短時間運動中。研究表明,肌酸可提高5%-15%的最大功率及表現,對於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肌酸的效益尤為明顯。然而,對於耐力運動來說,肌酸的影響則顯得有限。
儘管肌酸在提升運動表現方面的效果顯著,但也出現了不少關於安全性的討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體重增加、胃部不適或腹瀉。在2009年的一項系統回顧中,對於肌酸對水合狀態和熱耐受性的影響並未找到具體證據,這樣的發現對於其健康風險的評估提供了信心。
根據最新的研究,長期(最多五年)的肌酸使用在健康人群中是安全的,尤其是運動員或老年人。
儘管目前肌酸的生理角色已得到證實,但對其在認知功能及一些肌肉疾病方面的作用仍有待進一步探索。在運動外的使用情境下,如對於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潛在效果,也顯示了顯著的研究價值與未來的可能性。
肌酸的多面性與歷史悠久的背景,無疑引發了關於它在運動及健康領域的未來探索,你是否也對這項發現及其影響感到好奇與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