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對蝦的神秘生長秘密:為何它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商業蝦種?

印度對蝦(Fenneropenaeus indicus),曾名Penaeus indicus,是全球主要商業蝦種之一,其分佈範圍包括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地區,涵蓋了東非、印度、馬來西亞、印尼、南中國海及北澳大利亞。這種蝦成體的長度可達22公分(約9英吋),生活在海床深度達90米(約300英尺)。這些蝦的生長循環相當神秘和複雜,吸引了許多業者與生態學家深入探討。

生態與生命週期

作為一種海洋十足目動物,印度對蝦具有很強的生長能力。在生命的早期階段,這些蝦的幼體會在海中自由泳動,隨後遷移至河口進行進一步的生長。當其漸漸長大,便會返回海洋,進而被捕撈或用於養殖。

據估計,印度對蝦的壽命可達18個月,其成長的每個階段對環境的要求也極高。

漁業與水產養殖

根據資料,全球的蝦類總產量約為600萬噸,其中捕撈漁業貢獻了340萬噸,而水產養殖則貢獻240萬噸。亞洲五個國家——中國、印度、印尼、越南及泰國合共占了55%的捕撈量。而印度對蝦在全球漁業中的貢獻約佔2.4%,在養殖方面則為1.2%。

「盡管印度對蝦的捕撈量龐大,但捕撈時的副產品問題卻不容忽視,包括對瀕危物種的影響。」

水產養殖的經營模式

印度對蝦的養殖可採用各種技術,包括傳統的廣泛養殖、半密集式養殖及密集式養殖。

廣泛養殖

這是一種傳統的養殖方式,通常在潮汐水源的影響下進行。印度西南部的低窪地區及稻田都是常見的養殖場地。在這種模式下,蝦的產量可以高達每公頃400到900公斤。

半密集式養殖

這種方式的規模相對較小,通常適用於0.2到2公頃的水塘,通過使用經過養殖的幼蝦來提高產量。

密集式養殖

密集養殖則為一種高度控管的系統,低依賴天然食物且需要大量機械設備,通過增加養殖密度來提高產量。

生產與市場價值

印度對蝦的生產成本隨養殖方法而異,但相對於其他蝦類,其市場價值較低。根據統計,這種蝦的價格約為每公斤5.5美金,然而出口時的變化多樣,為加工後的產品如蝦醬、蝦餅等提供了更多的利潤空間。

「印度對蝦之所以受到歡迎,原因不僅在於其養殖的相對容易,更是因為其在市場上的多樣性。」

印度對蝦之所以能成為全球商業蝦種中的明星,無疑是因為其獨特的生長方式及巨大的市場需求。這便是為何各地的漁民和農戶對於這種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你是否曾思考過,未來還有哪些其他水產品會隨著技術的進步,成為新的養殖熱潮呢?

Trending Knowledge

隱藏在印度對蝦生長過程中的奇妙之處!你一定不知道的生命週期!
在全球商業性養殖中,印度對蝦(Fenneropenaeus indicus)無疑是重要的一環。這種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海域盛行的對蝦,除了供應人類食用外,還是眾多水產養殖的主要選擇之一。然而,你是否了解它的生命週期及其背後的生態學奧秘呢? 印度對蝦的生境 印度對蝦生存於東南非、印度、馬來西亞、印尼及中國南部至澳洲北部的海域,成年蝦可長達22公分,並生活在水深達90公尺的海床上。其生
你知道嗎?印度對蝦如何在全球捕撈和養殖中佔據重要地位!
印度對蝦(Fenneropenaeus indicus),曾名為Penaeus indicus,是全球主要的商業對蝦物種之一。自東非及東南非洲經印度、馬來西亞和印尼到達南中國海及北澳大利亞,印度對蝦在範圍上涵蓋了廣泛的熱帶海域。成年印度對蝦長約22公分,能夠潛入深達90公尺的海床生活,其早期發展階段多在海中進行,然後幼蝦會移向河口等淺水區,待其成長後再返回海中。 <blockquote> 在全球
為什麼印度對蝦成為中國和印度等國的漁業寶藏?
在全球漁業市場中,印度對蝦(Fenneropenaeus indicus)以其豐富的商業潛力和多樣的生態型態逐漸成為中國和印度等國的重要漁業資源。這種蝦類主要分佈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區,從東非到南中國海的沿岸地帶,廣泛涉及到多個國家的水域。本文將探討印度對蝦成為漁業寶藏的原因,以及其對漁業及水產養殖業的影響。 <blockquote> 印度對蝦被公認為全球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