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用給藥,通俗而言,就是把藥物吸入鼻子。這種給藥方式可以是局部使用,也可以是全身作用,這取決於藥物的特性。隨著科技的進步,鼻用噴霧已嶄露頭角,不僅用於治療感冒和過敏的局部性藥物,甚至包含一些全身性作用的藥物,像是抗偏頭痛藥和荷爾蒙治療藥物。
鼻腔的結構允許藥物迅速穿過上皮細胞,直接進入全身血液循環。這意味著,藥物的效果在短短五分鐘內便能顯現。
由於鼻腔有著薄而血管豐富的黏膜,藥物能夠迅速進入血液循環,而不必經過消化系統或肝臟的代謝處理。這使得鼻用給藥成為一種替代口服藥物的理想方法,尤其對於某些在腸道內會被分解的藥物,鼻用給藥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鼻用給藥也並非沒有風險。長期的使用可能導致鼻中隔穿孔,這是一種醫學狀況,鼻中隔會出現孔洞或裂縫。
分享吸鼻道具,如鼻噴霧瓶或吸管,亦可能造成例如C型肝炎等血液傳播疾病的傳播。在某些文獻中,合併使用這類道具的情況也被指與HIV傳播有關。
對於一些大分子藥物,鼻用給藥的另一個重要優勢是在不經過血腦屏障的情況下,直接送入大腦。這類藥物包括一些荷爾蒙治療和神經生長因子,它們在腦部的傳遞效果奪人耳目。例如,2006年由研究者證實了經鼻給藥的胰島素能觸達大腦。
鼻用給藥的潛力讓研究者對許多傳統藥物重燃希望,許多類型的藥物,包括疲勞藥物和止痛藥等,皆可通過鼻用方式以達到更快的效果。在醫療應用上,像是鼻用催產素已經被發現對許多精神疾病有潛在的治療效果,這使得它成為許多研究的焦點。
例如,催產素鼻噴霧劑用於增強分娩期間的收縮強度,並被研究用於處理焦慮及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除了醫療使用,鼻用給藥在休閒用途上也愈來愈受關注。一些藥物在鼻用給藥下的生物利用率顯著高於口服。例如,吸食可卡因和氯胺酮時,鼻用的效果明顯強於其他方式。
隨著研究的深入,鼻用給藥的範疇仍在不斷拓展。近期研究提出「經鼻腔顱底路徑」,這種方式可能為一些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開啟新的大門。一些學者認為,利用嗅覺的傳遞功能,有望繞過血腦屏障,將有效的藥物直接輸送到大腦。
這樣的發現不僅可能改變藥物給藥的方式,也可能在未來幫助患者得到更快速有效的治療,而這一未來會如何實現?
鼻用藥物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更便捷的給藥方式,但與此同時如何平衡安全與效益,仍然是醫療界需要深思的課題。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研究展開,您會期待什麼樣的突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