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名詞,因為它們的無限制分裂不僅會形成固體腫瘤,還可能在血液或淋巴中瀰漫著異常細胞。正常的細胞分裂是人體用於生長與修復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母細胞會分裂成兩個子細胞,後者被用來構建新的組織或替代因衰老或損傷而死亡的細胞。然而,健康細胞會在不再需要更多子細胞時停止分裂,而癌細胞卻能持續複製。更糟的是,它們能夠透過一個被稱為轉移的過程,從身體的一個部位蔓延到另一些地方。
根據癌細胞的來源類型,癌細胞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最常見的癌細胞是上皮來源的癌細胞,稱為癌瘤,它們始於包裹身體內外表面的組織。此外,白血病源於產血細胞的組織,最常見於骨髓。而淋巴瘤和骨髓瘤則源於免疫系統細胞。其他類型的癌症還包括起源於結締組織的肉瘤、源於大腦和脊髓的中樞神經系統腫瘤,以及起源於體腔襯裡的間皮瘤。
在顯微鏡下,癌細胞擁有顯著的組織學特徵。它們的細胞核通常較大且形狀不規則,而細胞質也可能顯示異常。
癌細胞的細胞核在形狀、大小、蛋白質成分和質地上經常發生改變,並且這些異常的組合對於不同類型的癌症有其特徵性。
癌細胞是在負責調節細胞分裂的基因受損時形成的。癌變是由正常細胞的遺傳物質發生突變和表觀突變所導致,這破壞了增殖和細胞死亡之間的正常平衡。隨著細胞的失控和快速增殖,可能會導致良性或惡性腫瘤(癌症)的形成。良性腫瘤不會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或侵入其他組織,而惡性腫瘤則可能侵入其他器官,遠端擴散(轉移)並變成生命威脅。
當細胞修復DNA損傷的能力不足時,這些損傷在細胞中會以增加的水平被保留。這些損傷在細胞自我複製時,可能導致複製錯誤,包括導致癌症的突變。此外,已發現特定的DNA修復酶在多種癌症中表現不足,而這些缺失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例如,缺乏DNA修復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的表達在多種不同的癌症中都被觀察到。
人類癌症的早期證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38年的埃及文獻以及木乃伊遺骸。在2016年,一段1.7百萬年的骨肉瘤被報導,成為迄今為止文獻中最古老的惡性人類癌症證據。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癌症治療方法也在持續探索之中。2019年2月,醫學科學家宣佈,將銠與白蛋白結合形成的光敏分子能夠穿透癌細胞,並在接受光照射後,能有效摧毀癌細胞。
癌細胞之所以能夠在我們體內持續生存與增殖,無疑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基因突變、環境影響、內部修復機制的不成熟等。這讓人不禁思考,在現今科技發展如此迅速的時代,我們是否能夠找到一個能根本解決癌症的完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