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利奧病是一種由革蘭氏陰性細菌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引起的傳染病。雖然大多數接觸這種細菌的人並不會出現症狀,但對於一些人來說,症狀可以從輕微的發燒和皮膚變化到嚴重的肺炎、膿腫和可能導致死亡的敗血症休克不等。每年大約有165,000人被診斷為梅利奧病,據估計約有89,000人會因此喪生。
梅利奧病展現出的各種症狀常常使其被稱為「偉大的模仿者」。這種疾病的診斷過程充滿挑戰,因為它的症狀與結核病相似,這導致許多病例被誤診。
人類通常是通過接觸污染的土壤或水來感染 B. pseudomallei
。這些細菌可以通過傷口、吸入或攝入進入人體,然而,從人到人或從動物到人傳播的情況非常罕見。梅利奧病在東南亞地區特別是泰國的東北部和澳大利亞的北部頻繁出現。在歐洲和美國等溫帶國家,梅利奧病的病例通常來自這些疫情地區的移民。
急性梅利奧病的潛伏期平均為9天,範圍可達21天。某些患者在接觸污染水域後24小時內會出現症狀,表現為發燒、肺炎或局部膿腫等全身性感染的症狀。除了皮膚變化和內臟問題外,肺部的症狀也十分常見,尤其是肺炎的情況。查詢胸部X光可能顯示出與症狀相符的各種表現,如淹水性結節或肺部強化。
約10%的梅利奧病患者會經歷長達兩個月以上的慢性症狀,如持續的發燒和減重。潛伏性梅利奧病則可能在患者無症狀的情況下持續數十年,偶爾會在健康狀況變差或經歷應激反應時重新激活。
B. pseudomallei
通常在土壤和地表水中存在,並且能夠在多種環境下生存,包括富營養和貧營養的條件。研究表明,這種細菌具有很高的基因變異性,可能源自澳大利亞的高遺傳多樣性。此外,該細菌的基因組包含能夠幫助其適應不同環境的功能,這為其生存提供了優勢。
不僅如此,
B. pseudomallei
可以在多種細胞中感染並逃避人體的免疫反應,其傳播途徑的靈活性使得該細菌成為一個棘手的公共衛生問題。
確診梅利奧病通常需通過血液或其他體液中培養出 B. pseudomallei
來進行。當患者接受治療時,會首先進行「強化療程」,通常使用靜脈注射抗生素(最常見的為ceftazidime),然後再進行幾個月的口服抗生素治療。
預防梅利奧病的措施包括在處理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時穿戴防護裝備、保持手部衛生、飲用煮沸過的水以及避免直接接觸土壤和水。雖然目前對於梅利奧病的預防藥物效果證據有限,但高危患者在實驗室環境中的接觸後使用的預防治療卻顯示出一定的有效性。
在面對梅利奧病這一病症時,對於其起源和病理機制的深入研究仍然是未來公共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這場與細菌的鬥爭中,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自身的防護與應對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