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的結晶化過程涉及其分子鏈的部分排列。這些鏈的摺疊形成稱為層狀晶區的有序區域,這些區域進一步組成了名為球晶的較大結構。聚合物在從熔融狀態冷卻、機械拉伸或溶劑蒸發時都可以發生結晶化,這影響了聚合物的光學、機械、熱,以及化學特性。結晶度通常由不同的分析方法進行估算,通常範圍在10%到80%之間,結晶的聚合物通常被稱為“半結晶”聚合物。這些半結晶聚合物的特性不僅由結晶度決定,還受到分子鏈尺寸和取向的影響。
聚合物的結晶化過程對其最終性能具有深遠的影響。
聚合物由長分子鏈組成,這些鏈在熔融狀態下形成不規則的纏結卷曲。某些聚合物在凍結後保留這種無序結構,而轉換為無定形固體。其他聚合物則在凍結過程中重新排列,形成規模約為1微米的部分有序區域。雖然聚合物鏈的平行對齊在能量上是有利的,但由於纏結,這種對齊受到阻礙。因此,在有序區域內,聚合物鏈既對齊又摺疊,這些區域既不是晶體也不是無定形的,而是被分類為半結晶。
某些聚合物的結晶化能力依賴於其分子結構,例如具有規則間隔的側基的直鏈聚合物更易於結晶。
核化從小的納米級區域開始,這些區域是某些鏈或其片段的熱運動的結果,這些鏈或片段是平行的。這些“種子”要麼會因熱運動破壞分子順序而解離,要麼會繼續生長,如果晶粒大小超過某一臨界值。除了熱機制外,雜質、染料、增塑劑、填充劑及其他添加劑也會強烈影響核化,這被稱為異質核化。這一效應尚不完全理解,且不規則,因此同一添加劑可能在一種聚合物中促進核化,但在另一種中卻無效。
晶體生長通過進一步添加摺疊的聚合物鏈段來實現,並且僅在熔融溫度Tm以下,玻璃轉變溫度Tg之上發生。高溫會破壞分子排列,而低於玻璃轉變溫度時,分子鏈的運動則被凍結。儘管如此,次級結晶化甚至可以在Tg之下持續進行,時間尺度可達幾個月甚至幾年。這一過程影響聚合物的機械性能,並因為有序的聚合物鏈的更緊密排列而降低其體積。
上述機制考慮的是從熔體中結晶化的過程,這對於塑料部件的注塑成型至關重要。另一種結晶化則在擠出工藝中發生,這一工藝通過噴嘴強迫聚合物流動,產生的拉伸應力部分對齊其分子。這種對齊可以被認為是結晶化,並影響材料性質。例如,纖維的抗拉強度在縱向上大大提高,光學性能在沿著和垂直於纖維軸的方向上表現出較大的各向異性。
聚合物也可以在溶液中結晶或在溶劑蒸發時結晶。這一過程取決於稀釋程度:在稀溶液中,分子鏈彼此沒有連接,以單獨的聚合物卷曲形式存在於溶液中。隨著濃度的增加,可能導致分子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結晶的發生,類似於熔體中的結晶化。
當聚合物從各向同性的熔體或濃縮溶液中結晶時,層狀晶元(10至20納米厚)通常以球晶形態組織。然而,當聚合物鏈被限制在幾十納米的空間內時,核化和生長可能會受到顯著影響。
聚合物中有序分子的比例由結晶度來表徵,通常範圍在10%到80%。
在玻璃轉變溫度以下,無定形聚合物通常是堅硬且脆的,因為它們的分子活動性低。隨著溫度的增加,分子運動使它們表現出典型的橡膠彈性。
半結晶聚合物的特殊性質和應用,無疑是材料科學的一個熱點問題。
聚合物的結晶化不僅僅是一個物理過程,而是影響無數工程和日常應用的重要因素。隨著科學的進步,對聚合物結晶的理解仍在不斷深化,我們是否能揭開那些尚未完全了解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