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的起源之謎:它是如何成為基督教第二大教派的?

東正教,正式名稱為正教天主教會,也稱為希臘東正教會,或者簡稱為東正教會,是全球第二大基督宗教,擁有約2.3億的受洗教徒。作為一個自治教會的共同體,東正教會由各個地方的主教通過地方會議進行治理,並沒有類似羅馬天主教教宗的中央教義或政府權威。儘管如此,君士坦丁堡的世界主教仍被其視為“首位平等者”,這一稱號早期曾被賦予羅馬的主教。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機構之一,東正教會在東歐和東南歐的歷史與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東正教的神學基於聖經和聖傳,並納入七次大公會議的教義法令以及教父的教導。教會認為自己是由耶穌基督在大使命中建立的“一個、聖潔、普世和使徒的教會”,並且其主教是基督使徒的繼承者。東正教會主張其實踐的是原始基督信仰,通過聖傳傳承下來。其不同的教區和自治教會反映了多種層級的組織。教會承認七個主要的聖禮(稱為神聖奧秘),其中聖體聖事是主要的聖禮,在清晨的禮儀中以聖餐的方式慶祝。

教會教導,通過祭司所呼求的祝聖,聖餅和聖酒成為基督的身體和血。聖母瑪利亞在東正教中被視為神的承載者,並在敬拜中受到尊崇。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耶路撒冷和安提阿的教會在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之前,除了一些如費氏分裂或阿卡基分裂的交往中斷以外,與羅馬教會保持著共融關係。這一分裂的原因是因為日益增加的神學、政治和文化爭端,特別是有關教宗的權威問題。

東正教會自認為是今日早期教會的延續與保護。

在帝國時期,基督教徒因為拒絕向羅馬的神明獻祭而遭遇重大抵抗,儘管面對迫害,他們的信仰依然不屈不撓,尤其是自君士坦丁大帝於公元312年皈依基督教後,基督教在各地急速擴展。亞歷山大和安提阿的思想學派成為了基督教信仰的針對性學派,持續引發神學上的爭論,導致君士坦丁召集了第一屆大公會議,以解決教會內的主要信仰問題。

從四世紀以來,幾場神學爭議促成了大公會議的召開。東正教會認可的七次大公會議成為了解決教會內部爭議的最高權威。其中第一屆大公會議在公元325年的尼西亞召開,主要意在確立對於亞里烏學派的抵制,並確認聖子和聖父之間的地位。

基督教被認為是一個整體,無法將其分開。

此後,隨著基督教在不同地區的擴展,更多的教會形成,包括所有的斯拉夫教會和其他非希臘的基督教社群。東正教會自詡為“正確和神聖的”,其信仰涵蓋了各民族和國家的範疇,而其誕生與發展則標誌著基督教在東方的過程。

儘管在各地理和文化情境中發展,東正教會的核心信仰與西方的基督教派仍然存在根本差異。隨著時代的推進,這些年來的信仰之途為何對世界其他地區具有如此重要的影響,也許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探討?

Trending Knowledge

神秘的宗教聯盟:為何東正教會各地的自立教會如此獨特?
東正教會,正式稱為正教天主教會,亦被稱為希臘東正教會,或簡稱東正教,是全球第二大基督教會,擁有約兩億三千萬的洗禮會員。這個教會以自立教會的共融運作,每個教會由各自的主教通過地方會議治理,並且沒有類似天主教教皇的中央教義或政府權威。儘管如此,君士坦丁堡的普世牧首被認可為「首位中樞者」,這一稱謂曾經也被賦予羅馬的牧首。 <blockquote>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
聖母瑪利亞的崇敬:為何她在東正教中被視為神之母?
在東正教的信仰中,聖母瑪利亞(Theotokos)被視為神之母,這一觀念在信徒的敬拜和教會的教義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對於為何這樣的崇敬在東正教中有如此根深蒂固的存在,我們不妨一起探討這一問題。 <blockquote> 聖母瑪利亞不僅是耶穌基督的母親,也是全人類的母親,她的角色反映了母性愛的至高無上
從耶穌到現代:東正教如何保持原始基督教的信仰?
東正教,官方稱為正教天主教,也稱為希臘東正教或簡稱為正教,是基督教第二大教會,擁有約2.3億的受洗成員。這個教會運作為一個自治的傳統,其各地的教區由主教透過當地的主教會議進行治理。東正教並沒有類似天主教教宗的中央教義或政府權威,然而,君士坦丁堡的普世宗主教被認可為“一等之平等”,這個頭銜曾經是羅馬教會宗主的稱呼。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機構之一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