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丹娜於1986年釋出的歌曲《La Isla Bonita》(西班牙語意為《美麗的島嶼》),標誌著她音樂風格的一次重大轉變。這首歌來自她的第三張專輯《True Blue》,融合了拉丁音樂元素,成為她生涯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首歌不僅展示了瑪丹娜作為藝人的音樂多樣性,也讓她在全球音樂界中持續佔有一席之地。
《La Isla Bonita》是瑪丹娜第一次以拉丁音樂為基礎創作的歌曲,展現了她對拉丁文化的讚美和深厚影響。
這首歌的背景相當有趣。最初,由Patrick Leonard和Bruce Gaitsch創作為一段器樂Demo,原本打算提供給另一位超級明星-邁克爾·傑克遜。然而,傑克遜拒絕了這段Demo。當Leonard與瑪丹娜會面時,他向她展示了這段Demo,結果瑪丹娜對其充滿興趣並參與創作過程,最終提出了歌曲的標題,並撰寫了歌詞。
《La Isla Bonita》的音樂風格褒貶不一,儘管有著拉丁音樂的強烈影響,例如弗拉明戈吉他和拉丁打擊樂器的使用,其中包含四行西班牙語歌詞。這首歌描繪了一個名為聖佩德羅的島嶼,該地點的真實存在一直有爭議,某些人認為它可能位於牙買加,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是信奉巴西音樂的地方。
瑪丹娜曾表示,這首歌是她對拉丁美洲人民的致敬,她受到了西班牙音樂的強烈影響。
當這首歌在1987年2月25日作為《True Blue》的最後一張單曲釋出時,迅速獲得好評,無論是音樂評論家還是樂迷都對其拉丁音樂的韻味讚不絕口。回顧評論普遍將其視為瑪丹娜的最佳作品之一,並收錄於她的專輯《The Immaculate Collection》和《Celebration》中。這首歌的影響力也在許多當代歌手的作品中得到了體現。
商業上,《La Isla Bonita》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它在告示牌熱100排行榜上排入了五大首位,成為瑪丹娜的第十一首此類單曲。該曲在加拿大及歐洲幾個國家登頂,例如英國、法國和德國,均表現卓越。
瑪丹娜在這首歌的音樂錄影帶中表現出色,導演瑪麗·蘭伯特展示了瑪丹娜的兩個不同角色,一位年輕的天主教女性和一名弗拉明戈舞者。這部音樂錄影帶引發了混合的評價,其中一些評論認為,瑪丹娜的農村形象以及對拉丁文化的借用是成功的市場策略,而另一些評論則批評她文化挪用的問題。
瑪丹娜在她的八次巡演中均表演過《La Isla Bonita》,最新的一次是在2023-2024年的慶祝巡演中。
在專業評價中,許多音樂評論家一致認為《La Isla Bonita》是瑪丹娜最浪漫的歌曲之一,而且其音樂的製作和拉丁音樂影響都是頗受讚譽的地方。一位音樂評論家甚至比較它創造的歌曲氛圍,與一種延長的熱帶假期的幻想相符。
這首歌對拉丁流行音樂的探討也早於趨勢之先,部分評論認為它在90年代後期的拉丁流行音樂爆炸中發揮了先驅作用。從《La Isla Bonita》的旋律中,可以清晰感受到瑪丹娜音樂中所運用的拉丁文化元素的豐富性,而這樣的創作至今仍影響著許多當今的音樂藝術家。
瑪丹娜透過《La Isla Bonita》不僅展示了她的音樂才華,更讓人們重新思考音樂中所蘊含的文化交融。這首歌的持久影響是否能夠激勵未來更多的音樂藝術家去探索和推廣多元文化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