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空軍的歷史上,Douglas XB-42 Mixmaster是一架以追求極速而聞名的實驗性轟炸機。這種航空器的設計獨具匠心,將雙引擎安裝在機身內部,並透過一對在尾部逆轉旋轉的螺旋槳推進,這種配置減少了機翼和機身的阻力,使得其設計整體更為簡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XB-42的研發因優先事項的變化而受到影響,而噴氣引擎的出現代表了一條更具潛力的高速度實現之路。
XB-42的開發最初是一個私人的企劃。1943年5月,美國陸軍航空隊收到了該機型的非請求提案,隨後獲得了兩架原型機和一架靜態測試機的合同。這款飛機的目標是實現比波音B-29超級堡壘更大的航程,而不需要其庞大的体型和高昂的成本。
“XB-42的設計讓我們可以在高速度和防禦能力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該飛機搭載了兩具Allison V-1710-125液冷V-12引擎,均位於機組人員艙後方,並驅動一對雙螺旋槳。飛機的進氣口設置在翼前緣,起落架設計為三輪式,並裝配了完整的四面十字尾翼。飛行員和副駕駛在雙半球形艙頂下就座,而轟炸機則位於前方的Plexiglass鼻內。
第一架XB-42於1944年5月6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棕櫚泉交付美國陸軍航空隊。其表現令人十分滿意,速度與de Havilland Mosquito B.XVI如出一轍,但擁有了更強的防禦武器和更多的炸彈負載。該機的雙半球形艙頂最初表現不佳,通話受到影響,因此在第二架原型機的第一次飛行後改為單一的半球形艙頂。
“速度的提升不是沒有代價的,飛行穩定性和螺旋槳震動問題亟待解決。”
測試過程中,XB-42出現了某些不穩定情況,比如過度偏航問題、螺旋槳振動以及引擎冷卻不良等缺陷。隨著二戰的結束,美國空軍有更多的時間來發展新型飛機,決定暫緩XB-42的計畫,轉而等待更好的噴氣式轟炸機的出現。
在1945年12月,二號原型機XB-42(編號43-50225)創造了橫跨全美的速度紀錄:從加利福尼亞州長灘飛往華盛頓D.C.的博林空軍基地,飛行距離約2300英里。在5小時17分鐘內,該機以433.6 mph(697.8 km/h)的速度完成了這段旅程。
然而,在此次飛行的後期,這架創下速度紀錄的XB-42不幸發生了墜毀。在華盛頓D.C.的例行飛行中,起落架延伸問題、左引擎故障以及右引擎的冷卻溫度上升導致的故障接踵而至。飛行員和副駕駛最終成功跳傘逃生,這起事故的調查傳出了許多種原因,特別是關於飛機的自毀技術引起社會的好奇:
“眾人以為是飛機爆炸,實際上是優雅的自我犧牲。”
首架原型機(編號43-50224)目前在俄亥俄州戴頓的美國空軍國立博物館的修復庫存放,等待修復。這架飛機於1949年脱离美國空軍的功能,屬於國家空間與飛行博物館,雖然其翅膀因轉運而遺失,但其機身在2010年再次轉移至美國空軍博物館,未來將在實驗航空器展櫃中展出。
總體來看,XB-42 Mixmaster不僅在設計和工程技術上突破了當時的極限,更是在速度上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儘管其餘的飛機都未能實際投入作戰,其創造的速度記錄至今仍然令人驚歎。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不禁思考:未來的飛行器將如何在速度與技術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