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企業界,維持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已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而這也使得審計師的工作面臨著全新的挑戰。隨著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通過,企業在內部控制及其有效性方面被賦予了更高的透明度與負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公共公司會計監督董事會(PCAOB)於2007年推出的PCAOB審計標準2201無疑成為了審計行業的重要基石,影響著審計的流程和方法。
實體層級控制是管理層確保其指示在整個企業內部得到執行的重要控管措施。這些控制措施有助於深入了解企業的風險,保證企業各項運作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具體來說,實體通常指的是整個公司,這意味著所有部門和管理階層的協調運作。
隨著多起會計與審計醜聞的浮出水面,美國國會於2002年通過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該法案第404條要求公司管理層對公司的內部控制進行有效性評估並公開報告。這一舉措不僅增強了公司透明度,也促成了PCAOB的誕生,以對公開公司進行審計監管。
PCAOB於2007年引入的審計標準2201,對審計內部控制的政策進行了整合。審計師必須測試對於評估公司內部控管有效性至關重要的實體層級控制。根據對實體層級控件效果的評價,審計師可以增減測試的範疇。
實體層級控制不僅多樣多變,而且其對審計計劃的影響也會隨著精確度的不同而變化。
實體層級控制涵蓋了多方面,包括治理結構、風險管理、內部溝通等。企業在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時,可以採用COSO框架中提出的五大控制組件來指導其策略,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資訊與溝通、控制活動及監督機制。
獨立審計師需要根據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AICPA)發布的SAS 109進行實體層級控件的評估。該標準要求審計師充分了解內部控制的五個構件,以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的風險,並設計適當的審計程序。
管理層可以透過以下四個基本步驟來評估實體層級控制:
透過強有力的實體層級控管,管理層將擁有更有效率的控管評估策略。
實體層級控制的強弱直接影響到組織的整體運作及其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如果這些控制是虛弱的或不存在,可能導致重大找錯,以及在內部控制審計方面出現弱點,甚至影響股價及企業形象。
因此,企業必須認清實體層級控制在維持內部控制系統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進行有效的審計與風險管理時,更需警惕這些控制的有效性。如何能在審計過程中有效利用實體層級控制來提升結果與信任度?